close

北京市委在鎮壓中的「導向」角色    凌鋒  1989.6.7
 
    六月三日深夜到四日凌晨的屠城事件,除了幕前的李鵬、楊尚昆和幕後
的鄧小平要負責之外,北京市委一小撮人所起的惡劣作用也絕對不可放過。

    以北京市市委書記李錫銘和北京市市長陳希同為代表的北京市委,在這
十年中一直扮演了「左」的角色,不論在清除精神污染還是反對資產階級自
由化中,他們都是積極的推行者,《北京日報》則是他們的忠實喉舌。

    今年二月,在北京三十三名知識分子聯名上書中央要求釋放政治犯後,
李錫銘就在對黨幹部做的報告中,說知識分子準備利用五四運動七十周年、
法國大革命兩百周年和建國四十周年之際鬧事,並且宣稱這是有計劃、有組
織的陰謀活動。以後,北京市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他們就有組織有計劃的
全部納入這個陰謀軌道之中,即使本來是小事,也會用激化矛盾的方法,使
它變成大事,便於上綱上線。

          一月定調,步伐一致

    在四月二十三日趙紫陽啟程去北韓以後,李錫銘、陳希同就沿用上述的
方式,同政治局匯報這是一次「動亂」,他們所引用的資料,都是選擇了極
個別的例子,擴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為悼念胡耀邦而引發出來的學生
運動定性。正是根據這個匯報,政治局由李鵬、楊尚昆和李鐵映在四月二十
六日向鄧小平匯報,再加上鄧小平的指示,就成了《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基調。當天下午的萬人大會上,李錫銘也是
沿用了二月份已訂出的基調。從最近在香港刊出的李錫銘五月二十日的一個
報告,就可看出從三月份開始,他們是如何根據「動亂」的精神細心地搜集
材料、整理材料。當然,有些資料是他們憑空捏造或肆意渲染的,例如強調
悼胡期間有人打出「火燒中南海」的橫額,就是為把學生打成「殺人放火」
的暴徒而造輿論。

    在對付學運中,李錫銘和陳希同與李鵬的步調完全一致。例如四二七大
遊行後,李鵬推出國務院發言人袁木搞假惺惺的對話,李錫銘和陳希同也如
法炮製,李錫銘大談他的兒女是小幹部,陳希同則說明自己不是陳雲的兒子

    五月十九日李鵬在中央和北京市黨政軍幹部會議上講話,「本來,五月
初以前,經過大量的工作.形勢已趨於平穩,但進入五月以後,又更加動亂
起來。」含沙射影抨擊趙紫陽五月三日和四日基本肯定學生運動的講話,而
李錫銘在五月二十日的講話中也說,五四以後,由於盛傳中央領導因為對學
潮有兩種認識,「少數惟恐天下不亂的人看到有機可乘,重新活躍起來,時
局驟然逆轉……」

    五月十九日凌晨趙紫陽去天安門廣場,動感情地勸說學生停止絕食後,
當晚學生決定停止絕食。眼看事情就要平復下來,李鵬、楊尚昆、李錫銘、
陳希同惟恐達不到倒趙的目的,便使出了殺手鐧,由李鵬宣布學生運動為動
亂,楊尚昆宣布從外地調動軍隊到北京。次日,李鵬沒有經過任何手續就頒
布在北京部分地區進行戒嚴,然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根據實
際需要採取全體戒嚴措施。」也就是說,在首都北京的重要地區的生殺予奪
大權,李鵬下放給李錫銘和陳希同全權執行。

          全體執行,戒嚴命令
 
    由於事先勾結好了,所以陳希同以市長身分立即下達三條命令,除了強
化鎮壓群眾的專政職能外,就是針對外國人和外國及港澳台記者。他們顯然
是打算用封鎖新聞的辦法來掩蓋軍事鎮壓,而將和平與理智的學生運動推到
槍口下,使之成為嚴重事件,目的就是藉此打擊中共黨內作為改革代表人物
的趙紫陽。只有事情鬧得越大,加給趙紫陽「自由化」的罪名才能越大。

    在整個戒嚴期間,對學生的各種報道、宣傳命令、都由戒嚴部隊指揮部
或北京市政府出面,語句都很不友善,甚至肆意歪曲事實,以刺激學生的情
緒,迫使學生繼續留在天安門廣場進行抗爭。

    在大屠殺以前,為了進一步實行新聞封鎖來掩蓋他們的罪行,由北京市
政府出面,宣布更加嚴峻的禁止採訪命令。顯然,李錫銘和陳希同知道下一
步會做什麼。在六月三日晚上大屠殺開始以後的緊急會議上,除了軍頭之外
,李錫銘也有參加。可以說,北京市的領導人自始至終都參與了這次大屠殺

    在大屠殺之後,中共領導人沒有一個敢公開發表講話,只敢用「戒嚴部
隊指揮部」,「中共中央、國務院」,或者《解放軍報》社論等形式來鼓吹
這次「功績」,偏偏就是陳希同多次出來,一會兒警告市民不能上街,還厚
顏無恥要市民不要聽信「謠言」。而李錫銘、陳希同、徐惟誠(負責宣傳的
市委副書記)等人還簽署公告,為大屠殺辯解,並且對學生運動肆意進行歪
曲,以說明「黑手論」之正確。這也算是「堅持基本原則」了。

    北京市的領導人在這次血腥事件中,為何捲得那樣深,甚至起了「導向
」的作用?從這幾個領導人的背景或可看出。李錫銘原是北京石景山發電廠
的負責人,長期在當時市長彭真的領導下,文革時的一九七五年,他受提拔
擔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和李鵬多年同事;陳希同是彭真當北京市長期間的
副手劉仁(市委第二書記)的秘書;徐惟誠是文革後期「黃帥罵老師」樣板
的炮製者。也就是說,文革的得益者和對改革開放持保守態度的力量的結合
,組成了當前北京市的主要領導集團。他們對改革開放會抱什麼態度也就可
想而知了。中共十三大,李錫銘升任政治局委員.七屆一次人大會議陳希同
升任國務委員,這大概是彭真辭去人大委員長的代價之一。五月二十六日,
人大委員長萬里仍然在上海靠邊時,彭真就出面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
長中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的會議,以「統一思想」表演了「彭委員長
復辟」的一場好戲。這一切不都發人深思嗎?
《明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