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22《綠色參考》
(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評論。)
全文也貼在我的部落格:
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樹倒猢猻散的中共權力鬥爭;賴昌星遣返;中國製造業瀕萎縮;南海問題 中國事與願違;肅貪應納入黨產;首批赴台陸生 煩惱多
樹倒猢猻散的中共權力鬥爭 林保華
10年前熱鬧一陣的“遠華走私案”最近再成熱門話題,原因與江澤民逝世
的傳聞有關。
主角是賴昌星的遠華走私案,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福建發生的中國第一
經濟大案,也反映了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被下獄的有公安部與總參謀部
的高層人士。這個案子是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主導,關係到他與江澤
民的權力鬥爭。在關鍵時候,賴昌星因有人通風報信而逃到加拿大尋求政
治庇護。在中國,貪贓枉法的人多的是,是不是要法辦,則往往與政治鬥
爭有關。因此他的政治庇護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由於中國內部不同勢力
的牽扯,加上冗長的官司,最近隨著中國政局的變化,賴昌星可能被遣返
回中國。這除了中國加大壓力,也給賴昌星“寬大”的條件,加拿大就可
以避開人權議題而容易做一些。
當時直接涉及遠華案的中共高層是賈慶林。賈慶林是江澤民老部下,1995
年江澤民鬥倒北京幫陳希同以後,讓他接任北京市委書記。這以前,賈慶
林是福建省委書記,賴昌星正是賈慶林主管福建期間發跡的,加上賈慶林
妻子林幼芳是福建外貿集團的黨委書記,在她關照下,“走私”才得以暢
通無阻。
江澤民作為第三代領導核心,以死保賈慶林來保護自己,因此賈慶林不但
保住北京市的職務,在中共16大,更是“帶病”(指有污點而言)晉升政
治局常委與全國政協主席。
當時加拿大華裔作家盛雪在訪問賴昌星所寫的《“遠華案”內幕》一書中
披露若干機密。例如賴昌星承認與高幹的83個秘書有來往,與賈慶林見過
兩次面。而與當時江澤民辦公室主任賈廷安關係更是密切。賈廷安後來還
被提升為軍委辦公廳主任,現職是總政治部副主任,中將軍銜。
僅僅從上述“兩賈”的情況,就可以看出把賴昌星遣返回到中國,讓他坦
白交代與他們的關係,對胡錦濤在18大人事安排上就會增加多少“彈藥”
了。
而現任政治局常委,並由“王儲”身分的習近平,以及現任政治局常委、
主管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賀國強,都在福建主政過,與賴昌星也可
能有這樣那樣的關係。所以賴昌星被遣返,會引發什麼樣的政治風暴,實
在難以想像。但是也因為“關係人”還在執掌大權,所以要讓事件“爆發
”,也不容易。這會是怎樣的一場宮廷劇,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玉山》 第109期 2011.7.20~7.26
www.formosa,edia.com.tw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
站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
http://redchina.ning.com)
12年追緝竟功 賴昌星遣返
【明報專訊】加拿大對潛逃12年的廈門遠華案主犯賴昌星作出「終極審判」,聯邦法院昨日(香港時間)拒絕賴昌星就遣返前風險評估提出的上訴,稱相信中國政府會遵守不判死、不虐待的外交承諾,最快會在今日將賴昌星遣返中國。
在北京,法律專家對本報記者說,賴昌星案的解決為中國抓捕外逃罪犯提供參照,今後將有更多逃犯被遣返。但另一方面,本報記者在賴的家鄉福建晉江訪問了他的親友,他們表示「很崇拜他」,既歡迎他回家,又擔心他回來被重判。
聯邦法院前晚在渥太華以電話聆訊,賴昌星律師馬塔斯(David Matas)指,賴兄賴水強死在內地獄中,「如果賴昌星回到中國,下場也將如他哥哥一樣」,當局可能說「賴心臟病發死亡」,但其實是被虐待至死,認為中國政府的「免死」保證不可信。但法官肖爾(Michel Shore)反駁指,這是中國首次許下這種承諾,怎知不可信?
加法官信華「免死」承諾
肖爾在昨晨發出判決,認為賴昌星上訴理據不足,因此拒絕其要求。肖爾稱,相信中國政府已提出足夠保證,不會虐待或處死賴昌星。判決書指出無論是西藏僧侶、異見人士劉曉波、法輪功或部分基督徒等,中國並無將他們分別囚禁、分別對待,而賴昌星也是中國司法系統的一名普通罪犯。
判決書續稱,法院相信賴昌星的命運在中國手中,「中國政府無論基於聲望或面子,都會實踐這些書面承諾,並且是(賴昌星的)終身保證」。肖爾又表示認同移民局的遣返前風險評估報告中的觀點,即以加拿大及國際標準來說,中國的刑事制度有瑕疵,但自從賴案發生的1990年代以來已經有大幅改善;其他遠華案疑犯並無被虐,加上遠華案的調查接近完結,都顯示賴昌星被虐待、「被死亡」的可能不高。
外交官准探視 「減受虐風險」
肖爾稱,加拿大獲得中國政府「嚴格、清晰、毫不含糊的保證」,包括外交官員可前往探視,以及旁聽公開聆訊等,「已減低了任何虐待的風險」。另外,肖爾「有嚴正的理由相信他(賴昌星)在進入加國之前,曾犯下大規模的賄賂及走私等非政治罪行」,不屬於聯合國定義的「難民」或「需要保護人士」,實在已無繼續讓他上訴的理由。
妻兒子女返國未受牽連
中國外交部昨日隨即表示,對加拿大法院裁決表示歡迎,「中國政府關於賴昌星回國受審的立場十分明確」。中國自1999年賴昌星外逃之後,歷任領導人多次以各種渠道向加方要求將他遣返。2009年,賴前妻曾明娜和女兒返回福建,2010年其長子賴俊健亦返國,均未受任何處罰。
未透露回程航班 機票自費
賴昌星的遣返程序在判決後即時啟動,最快在今日被遣返中國,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的警務聯絡處(公安在駐外使館中的派駐機構)將協助遣返。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發言人博爾頓(Bernee Bolton)說不能透露時間、航空公司及航班。
據熟悉遣返作業的人士透露,賴昌星可能會在前一晚先送到機場的監獄,等待第二天班機起飛,並會與機上其他乘客用布幔隔開。賴昌星需自行負擔單程機票費用。
明報記者加拿大溫哥華 北京 福建晉江連線報道
賴昌星揚言爆料
學者﹕難影響政壇
【明報專訊】賴昌星曾經揚言,可向中國有關部門提供自己與高官交往的線
索,聲稱認識現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夫婦,並暗示與賈慶林前任秘書、現
任北京社科院院長譚維克有金錢往來。賈慶林妻子林幼芳曾公開否認自己認
識賴昌星。
有內地學者指,遠華案12年來調查已經非常充分,相信不會影響中國政壇。
被指有交往 賈慶林妻否認
賈慶林的妻子林幼芳曾任福建外貿集團黨委書記,在2000年1月她接受鳳凰
衛視訪問說,她不認識賴昌星、也未聽說過遠華集團。但賴昌星2006年接受
《亞洲周刊》專訪時稱,他當年經由曾任賈慶林司機的福建泉州市政府副秘
書長丁金條介紹,認識賈慶林夫婦。
他說,曾與他交往的包括北京和福建的官員,也有大陸、澳門的商人,有「
好幾個政協委員」,他可有條件地為中紀委提供線索。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對香港傳媒說,中國對遠華案調查已
有十多年,已經充分掌握了相關人士的情,「如果真的牽涉到什人的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認為不會有什顧慮」。
六中全會將討論文化改革
【明報專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昨日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共第十七屆六中全會,主要議程包括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問題。
今年10月北京召開
昨日的政治局會議還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指中國經濟發展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矛盾仍然突出,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新問題、新矛盾。下半年要堅持把穩定物價總水準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全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切實抓好秋糧生產;堅持不懈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堅持調控決心不動搖、方向不改變、力度不放鬆;要力促進內需平穩較快增長,促進民間投資持續較快發展,優化投資結構,有效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優化信貸結構,加強金融監管。
新疆恐襲前擒刀客 警忽視釀禍
大陸新聞組北京2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uly 22, 2011 06:00 AM | 306 次 | 0
| 2 | | 新疆和闐釀成18人死亡的派出所遇襲案發生後,中國掀起新一輪反恐潮,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乃至沿海浙江等地紛紛舉行反恐演練。另外官方傳媒昨日再披露,於派出所受襲前一天,警方曾扣查兩名來自喀什的外地刀客,但未引起重視加以防範,終引發血案。
解放軍報昨日報導,指武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反恐處突實兵實彈演練,在兵團指揮部七支隊的訓練場上,全副武裝的武警隊員演練制服恐怖分子的戰術。
據報導,暴徒施襲前一天公安機關已有所察覺,警員17日曾在派出所旁發現兩名來自喀什,懷疑到場踩點的外地人,身上有管制刀具。警員雖覺可疑將兩人扣查,但未詳加盤問意圖,豈料翌日派出所就遇襲。分析指出,反映當局未重視情報分析。
針對新疆政府將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並指擊斃14名襲擊者,但世界維吾爾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卻指出,僅維族人的死亡數字已超官方所說18人死亡。迪里夏提指事後當局的搜捕和清查一直持續,他要求中國當局立即停止鎮壓,並期待國際社會能對此事件進行獨立調查。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新疆恐襲前擒刀客 警忽視釀禍
PMI跌破50 製造業瀕萎縮
大陸新聞組北京2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uly 22, 2011 06:00 AM | 81 次 | 0 | 2 | |
匯豐控股與市調公司Markit Economics21日公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顯示,受累產出與訂單滑降,PMI初值及產出指數分別為48.9和47.2,雙雙降至28個月以來的新低。中國製造業恐出現萎縮,將是一年來首見。不過,業內人士表示,7月PMI下降在市場預期之中,惟其作為反映採購經理人的情緒指標,小幅下跌無礙中國整體經濟增長。
中央社報導,中國7月PMI預覽由6月終值50.1滑降至48.9 。7月PMI終值訂於8月1日出爐。
數據顯示,7月匯豐製造業PMI初值降至48.9,低於6月終值50.1。上述指數在2月曾因春節效應,一度下降至51.7的七個月新低,此後微幅反彈,3月和4月均保持在51.8,5月和6月則進一步下挫。PMI高於50表示製造業活動處於總體擴張趨勢,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出現萎縮。
21日出爐的這項數據為全球次大經濟體中國成長降溫再添佐證。為降溫消費與房價,總理溫家寶接連出招,祭出多項措施。
報導說,國際貨幣基金(IMF)昨天稍晚在華府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風險,其中包括通脹飆高、超過預期,地產泡沫與政府大舉支出刺激經濟導致壞帳增加等。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 NV)駐新加坡亞洲開發部主管康敦(Tim Condon)指出:「這項數據再次顯示,去年10月啟動的緊縮政策已發揮作用。倘若經濟有過度降溫之虞,按照過去的作法將是緊縮政策喊停。」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駐香港經濟家陸挺表示,匯豐編製的PMI因涵蓋的企業規模平均較小,相較官方PMI數值可能偏低。陸挺表示,這些企業在勞工成本、資本取得等「面臨日增的壓力」。他建議投資人勿對這項數據「反應過度」。
自10中旬以來,中國已五度升息,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也上調至新高紀錄,中國還限制地產投資與購屋。中國6月通脹率較上年同月飆升6.4%,衝上三年高點。
Copyright 2011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PMI跌破50 製造業瀕萎縮
受賄746萬 中移動前書記判死緩
【明報專訊】前中移動集團黨組書記、副總經理張春江被指受賄746萬元人民幣罪成,昨日在河北滄洲市中級人民法院被一審判處死緩。他是中國電訊業因涉貪被判刑的最高級官員,亦是去年以來因涉貪被判死緩的第7名副部級以上高官。
2年第7死緩高官
現年53歲的張春江,是山東煙台人,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曾任大連市郵電局副局長、遼寧省郵電局副局長;1995年任郵電部移動通信局長、辦公廳主任,1999年底任信息產業部副部長,2003年5月任中國網通總經理,網通與中移動合併後,他出任中移動集團黨組書記、副總經理。2009年12月被中紀委證實因涉嫌嚴重違紀受查。
官方新華社引述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指,1994年至2009年間,張春江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承攬業務、追欠款等事項上謀取利益,多次收受北京依鏑電訊技術公司總經理宋世存、北京陽光加信廣告公司董事長楊蕊寧及其丈夫張銳給予的款物共計人民幣746萬餘元。判決指,鑑於張春江認罪態度較好,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故對其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贓款全追繳 高官免死
去年以來,被判處死緩的副部(省)級以上的高官有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陳紹基、浙江省紀委原書記王華元、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原主任皮黔生、貴州省政協原主席黃瑤、吉林省人大原副主任米鳳君等人,其共同特點都是涉案金額在3000多萬元以下,認罪態度較好,贓款贓物全部追繳。
超載巴士爆炸 41人燒焦
2011年07月23日
港蘋
肇事雙層卧鋪大巴車牌為魯 K08596,由山東威海開往湖南長沙。昨日凌晨 4時許駛經京港澳高速公路從北向南 938至 939公里處的河南信陽明港境內時,突然爆炸起火。「砰的一聲爆炸,一個火球落下來!」受傷的乘客丁清發表示,爆炸後整個車內都是火,他甚麼也看不到,甚至不知道自己從哪裏逃了出來。事後他聽見車裏面傳出尖叫聲,看見整個車廂「下面是火,上面是黑煙,燒得越來越厲害」。
中央電視台記者昨早趕到現場時,看見巴士被燒剩支架。當局在車上找到許多被燒至炭化的屍體,事後被民政部門運走,巴士上其餘物品的焚燒殘留物也已被有關部門收集起來調查,而無法辨別的屍體,將通過 DNA驗證才能辨別其身份。車上只有包括司機在內的 6人獲救,其中一名重傷者被送往駐馬店 159醫院搶救,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而包括中度燒傷的司機在內的其餘 5名傷者,被送信陽市中心醫院救治。
放大圖片
途人拍到卧鋪巴士爆炸起火後車廂陷入火海。新華社
放大圖片
車廂被燒至面目全非。新華社
疑載易爆品肇禍
放大圖片
全身嚴重燒傷的乘客未脫離危險。新華社
據現場組織救援的河南省安監局局長張國輝表示,經初步調查,肇事巴士限載 35人,但肇事時嚴重超載至 47人,起火後只有 6人被救出,其餘 41人死亡。有受傷乘客指,巴士在威海總站開出時,的確只載着 35人,但其後在山東境內時多次違規上客,最後超載了 12人。
目前巴士爆炸和起火原因未明,公安部和反恐專家等已陸續抵達現場勘查。由於有傷者指車尾曾發生爆炸起火,懷疑有人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上車肇禍,具體原因有待調查,初步排除恐怖襲擊。
新華社/中央電視台
中國人肉膠囊 疑死胎做成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據南韓媒體報導,南韓海關最近查獲一批來自中國的走私膠囊藥物,經檢驗赫然發現竟含有人類基因,懷疑是以死胎做成、據稱有滋補效果的「人肉膠囊」,一百顆要價八十萬韓元(約台幣兩萬二千元)。
南韓雜誌「新東亞」八月號報導了這則驚悚的新聞。南韓海關今年初掌握到一批疑似「人肉膠囊」的藥物,以走私方式進入首爾的市場販賣。委託南韓國立科學搜查研究所化驗分析後,從膠囊粉末中化驗出人類基因與DNA,而且還驗出男性的染色體,並非原先懷疑的人類胎盤。
日本媒體「時事通信」曾針對這項報導向南韓科搜研查證,得到的答案也是「粉末中驗出的DNA絕對為人類所有」,而且還確定為男女兩性的遺傳基因,並非動物所有。
據報導,中國相關人士透露,這些「人肉膠囊」是由掮客向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醫院購買「原料」,磨成粉末後製成,而所謂的「原料」大都為死胎,或甫出生就夭折的嬰兒遺體。
一名參與「人肉膠囊」黑市買賣的中國朝鮮族人士說,這些膠囊從延邊送到南韓後,透過中藥材業者送往市場販售。據說「人肉膠囊」對於術後或因大病身體衰弱的人,滋補效果佳,在黑市通常一百顆要價八十萬韓元。報導指出,南韓海關將在最近會同檢警進行搜查。
自由時報
南海問題 中國事與願違(杜念中)
2011年 07月23日 台蘋
很少人會覺得南海主權爭議是個易解的問題。隨著經濟和軍事力量壯大,中國的姿態愈來愈強硬。中國興起自然引發周邊國家恐懼,恐懼的反應不外兩種:一是輸誠,自動納入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秩序;另一則是各國聯手對抗,並引進外部強權制衡中國。
東協國家就面臨這兩種選擇。目前看來,東協選擇了後者,也就是援引外力強勢對壘。東協各國與中國的關係深淺不一,但在南海問題上,內部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和平解決爭議,確保海運順暢。
表面上,海運順暢是個偽議題,因為南海至今從未出現任何國家以武力阻擾海上航行。它之所以變得突出且備受關注,與中國近兩年來擴建遠洋海軍,並將南海定位為中國的「核心利益」有關。南海一旦與西藏、台灣被置於同一位階,它的主權歸屬就沒有任何妥協餘地,中國與其他南海國家發生主權衝突也就無法避免。
中國近年來的主張和策略是逐步把美國逼出亞洲,迫使東協各國一一就範。然而東協並未輕易妥協。而且美國長期涉入亞洲事務,經濟戰略關係根深柢固,無法輕易動搖。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所謂的美國「重返亞洲」也是美國自己講出來的一個偽命題。美國從來沒離開過亞洲,何來重返?當然,講重返也不外告訴中國、東協和其他亞洲國家,美國不可能放棄在亞洲的利益,也不可能棄盟邦與準盟邦不顧。
中國與越南發生海域糾紛,越南就和美國舉行軍演;雖是戰術性演習,但美國派遣的三艘軍艦中有兩艘就屬於神盾艦,對中國示警的意味十分濃厚。越南還開放軍港供印度海軍使用,印度野心勃勃要與中國較勁,越南順勢而為,讓印度海軍進入南海。越南的策略與中國完全背道而馳。中國希望南海問題區域化,屏除區域以外強權的干預,而越南則是歡迎南海國際化。越南的政策與美、印完全契合。
希拉蕊抵達峇里島參加東協區域論壇前造訪印度,除了提到印度要在阿富汗承擔重要角色,更一再呼籲印度要「向東看」,擔負起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美國和印度介入南海,與中國的策略必然衝突。
中國對東協退讓
本周東協外長會議,南海一樣是各方關注焦點。但有趣的是,中國對東協明顯採取了退讓政策。一連串的外長會議首先由東協加一開場,結果中國與東協會中通過了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綱領,讓這項早在2002年即已簽署的宣言可望具體落實。行為綱領的通過,事前經中國與東協密集磋商,有立即的目的,也有中期目的。
立即目的就是在十加三會議後,各方暫時平息對南海的爭議,等到美、印、澳等國參加最後一輪會議時,南海不列入重要議題。中程目的則是減緩東協對中國的疑慮。所以中國主動承諾主辦南海航行自由研討會,並籌組科研環保,以及打擊海上跨國犯罪等委員會。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訂後,由於不具約束力,再加上中國國力迅速興起,在南海處處與東協國家發生衝突,9年來宣言幾乎成為一紙具文,也是近年來中國在南海單邊主義屢遭批評的原因,各國都呼籲中國能遵守宣言的精神。如今中國同意回到宣言,儘管行為綱領與9年前的宣言一樣空洞,至少展示了中國願意參與多邊機制的善意。
今年是中國修復與東協國家關係的重要一年,中國所做的退讓究竟僅具短期效應或有長遠意涵,目前都言之過早。不過今年之前中國在南海的冒進主義顯然已經受挫。意圖把南海問題區域化的中國,不但一廂情願,而且嚴重脫離現實,最後事與願違,換得了國際力量加倍介入南海事務。
《GOOGLE地球》
作者為《蘋果日報》社長
蘋論:曾鈺成是下屆特首的最適合人選?
2011年07月23日 港蘋
(12人)瀏覽人次:3,667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三位疑似特首候選人,未據桌前已饞涎欲滴,吃相難看,個個都是一副欲迎又拒、既想要又扭揑不認,怕早了表態犯中央大忌,另方面又對其他可能候選人明裏稱讚暗藏嘲諷、單單打打,實際上都在搔首弄姿靜候北大人點燈而已。這當然是體制使然,但也表現了三人之德性。
使市民憂慮的是,無論三人中誰被點燈,最後都會延續曾蔭權的奴性,甚而會發揚光大。曾蔭權的當奴性表現在無時無刻不想着如何向中央「示愛」──表示他的愛國愛黨,不僅迎合主子的心意,甚而迎合主子沒有想到而他認為主子會有的心意。這是曾當奴禍港的最根本原因。
曾蔭權比董建華更糟,是董還是相信港人治港,中央交代的事當然照辦,但不會想方設法去揣摸和迎合中央意圖,但曾卻不是,他一上場就明白表示「親疏有別」,也就是在香港要親傳統左派,而疏遠獲六成市民支持的民主派。這已實際上表明他不是站在超黨派立場統領全局的特首了。六年施政,包括用人、諮詢、尋求支持,莫不如此。對他來說,向北京「示愛」是第一優先,民意確是「如浮雲」。
替補機制的提出,許多論者都認為是中央的授意,筆者對這一點存疑。中央不喜歡變相公投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因此要特區政府扼殺補選,則未能證明。不過,可以證明的是,中央並沒有要求特區政府不作諮詢, 7月 9日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召集 25名建制派議員到深圳傳遞信息,指市民對替補機制不滿,特區政府理應先諮詢再立法。可見,至少不作諮詢是曾班子刻意迎合老爺的媚態動作。
如何在未有普選之前,跳出繼任特首這種奴才德性困局?筆者苦思了許久,想到了以下幾點:一、要使北京對繼任者的對黨忠誠有信心,不須老提醒着「愛國愛港」(實際上是「愛黨」的代名詞);二、繼任者會從保護香港利益、維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立場去聽取及配合中央意圖,而不是老是去揣摸、去迎合中央並沒有的意圖;三、他本身屬傳統左派,故沒有對傳統左派「親」和對民主派「疏」的必要。
只有一個人最適合,他就是曾鈺成。
有民主派擔心曾鈺成是共產黨員,擔心他只聽命於中共。即使是共產黨員又怎樣?至少他對這個問題只是不回答,不像梁振英那樣急着撇清,說明他還是比較誠實。根據筆者幾十年的觀察經驗,常感到有理想的共產黨員未必不可敬,而刻意迎合強權的外圍左派反而更可怕。
6.4二十周年時,曾鈺成被問及對 6.4的看法,他承認「當年軍隊鎮壓學生的做法是錯誤」。拿他的說法與曾蔭權說促成國家很大的發展來比較,哪一個才能反映多數市民的看法?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梁振英的反應是應得諾獎的是 6.4下令開槍鎮壓的鄧小平;范徐麗泰的反應是:去年奧巴馬獲和平獎只在他上任不久之後,暗示諾貝爾和平獎有爭議及可能不公允。立會主席曾鈺成則批准把釋放劉曉波的動議列入立會正式議程,他本人雖按慣例沒有發言,卻罕有地將主持辯論的主席席位臨時交給了民主黨的李華明。
曾鈺成當立會主席以來,相當公允和稱職。黃毓民在議會罵林瑞麟「狗官」,曾鈺成裁決他沒有違規。早幾天他視察立法會新大樓,對於要經過政府大樓才進入立會大樓,他認為不能體現立法會的獨立性。他不在意他的話不符合習近平「三權合作」的指示。
對曾鈺成的不太合中共胃口的言論與處事,中共官員及喉舌沒有批評,因為中共認為他是自己人,對他信任。曾鈺成也大致上懂得分寸。曾鈺成從政十多年以來,筆者對他有過不少批評,但整體而言,考慮他的處境,筆者認為他是真誠可信的人。而且,也是愛護香港以及想把事情做好的人。
曾鈺成毋須擔心他一無人脈、二無班底。只要找一些退職的具誠信的前高官當副手,如林煥光、任志剛、王永平、施祖祥,那麼人脈與班底立刻就會有。對這些人,另三個疑似參選人都不敢用。現在,曾鈺成需要表現出比其他三個狡獪、扭揑的疑似參選人更大的勇氣,挺身而出掃除香港這個灰黯局面。
不管你喜不喜歡傳統左派,喜不喜歡曾鈺成,為了香港好,都應支持他參選下任特首。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蘋論:肅貪應納入黨產
2011年 07月23日
政黨政治是民主機制核心,正常健康的政黨能產生正常健康的民主生活,反之,則很難鞏固民主機制,為退回威權創造條件。
台灣政黨政治最大的弊病在於遊戲規則的不公平,包括:軍公教在政治態度上向國民黨傾斜,而非向行政中立傾斜。國民黨調動國家資源的能力高於其他黨。黨的財富極其不平等,而富裕的國民黨經常使人質疑選舉時買票賄選。
政黨財務須透明
內政部公布去年各政黨財務決算報告,國民黨收入以35.3億元獨佔鼇頭,較前年大增47%,其中82%來自股利收入;光人事費用就高達15億元,超過民進黨的整年支出。民進黨去年收入6.2億元,是國民黨的6分之1,其中政治獻金佔31%,政黨補助佔29%,一年開銷5.4億元。台聯一年收入2465萬元,結餘349萬元。親民黨去年收入1086萬元,開銷2022萬元。台灣的貧富差距不但表現在民間,政黨的貧富差距更是洞若觀火。台灣各黨與國民黨的競爭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就像你我跟姚明比籃球、跟王建民比投球、跟曾雅妮比高爾夫、跟盧彥勳比網球……開什麼玩笑嘛。
民主政黨就像官員,其財務必須完全透明,可供外界監督審核;其實,民主國家的政黨沒有黨產及黨營事業。馬總統口口聲聲肅貪廉政,是否知道不只要監督官員,政黨也須受到嚴格的財務稽查?不能說官員貪污就是貪污,政黨貪污就不叫貪污。
政黨的財富來源不明,造成不公平競爭,引起其他黨派的黨員及支持者對民主制度的不信任,進而否認執政黨的正當性,點燃憲政危機,遠比官員個人貪污的後果嚴重得多。
基於透明的重要性,各黨都應該誠實申報收支與來源,廉政署也應把黨的財務當作肅貪對象看待。例如,國民黨有哪些股票?股本多少?隱藏性的財富有哪些?財務轉移過程是否違法?也請馬主席明白宣示,吳伯雄擔任主席時承諾的黨產歸零兌現的時間表。
馬自己2008年競選時誓言清算黨產、吳伯雄說要黨產歸零、金溥聰去年6月也宣稱終結黨產。這些大人物講話算不算話?還是算個屁?應不應該信任他們?到目前為止國民黨內對黨產一事竟然鴉雀無聲,大選前好一個「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林保華按:這篇是值得觀察台、中關係的參考文章,只是經過該報“大陸新聞組”的整理,為何不把“立法院”、“教育部”的引號也“整理”掉而默認中國媒體對台灣去主權化的行為?)
首批赴台陸生 煩惱多
■南方周末/劉斌、房珊珊、張靜雯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uly 22, 2011 06:00 AM | 416 次 | 0 | 2 | |
圖片 1 / 4
台灣的朝野兩黨對於大學登陸招生始終爭辯不休,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的大學對於大陸學生赴台就學已做好準備了嗎?(取材自兩岸大學網)
歷經六任「教育部長」,台灣的大學到大陸招生終於在2011年變成現實。134所登「陸」台校,招生總數本科148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653名。本科招生最後確定錄取1015人,實際報到確認者為742人,放棄人數為273名,放棄比率超過四分之一。
去台灣念書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台灣社會中蘊藏的多元價值、獨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同源同種的中國人帶來的友善的環境。
距離開學還有兩個月,雖然錄取通知書在手,孩子們卻依然煩躁不已。
「保險要到那裡辦」、「存款證明怎麼開」、「去哪體檢」、「需要公證哪些文件」……所有這些困擾都緣於那一紙用繁體字印成,不時出現「台灣」字樣的薄薄的一紙錄取通知。
等待與期待中 煎熬著
他們甚至來不及放鬆因為高考而繃緊的神經。因為,要想跨越那灣淺淺的海峽,如期踏進校門,需要他們做的事還很多——抓緊準備繁雜的入台申請資料,寄給學校等待台灣當局審批,收到批覆後辦理正式入台手續。開學日子越來越近,他們的心也就在不停等待與期待中煎熬著:學校到底好不好,會不會受到歧視,離家那麼遠怎麼辦?
在踏上那塊與大陸隔絕了60多年的土地之前,不可知與好奇心在他們內心激盪,唯一親切又熟悉的只有那個名字——台灣。
廈門高中生馬宏(化名)被位於台中的嶺東科技大學錄取了。收到通知書沒多久,他就從興奮轉入茫然。茫然的是各種各樣的手續。體檢、公證、保險……所有這些問題,沒人能可以清楚地告訴他該怎麼解決。
在馬宏的催促下,媽媽也緊張起來。終於,透過一個「台灣教育在線」QQ群的幫助,兩天後,馬宏媽媽終於弄明白了辦手續的事。「台灣教育在線的老師真的非常好」。她所指的老師是群裡的「台灣大叔」。「大叔」的確是個台灣人,真名叫林仲華,「台灣教育在線」就是由他一手創辦。
要為這第一批吃螃蟹的大陸生提供服務也並不容易。林仲華在台灣從事網路教育,與高校常有接觸。2010年底,聽說台灣的大學要到大陸招收學生,他就萌生了辦網站的想法,「讓台灣的學校把各自的資訊放在上面,方便學生和家長搜尋」。2011年3月,「台灣教育在線」正式上線,然而麻煩緊跟著就來了。5月25日,國台辦發布文件稱,未經批准,大陸任何機構不能介入陸生赴台事務,「台灣教育在線」正在「未經批准」之列。
按照文件規定,大陸負責此事的是「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台灣方面則有「陸聯會」(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對應。不過,要想跟「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諮詢並不容易,該機構網站上的確留下一個北京號碼,打過去要麼長時間沒人接聽,接通了對方的回答也只是「不清楚」。
「台灣教育在線」則要友善得多。群裡已有成員200餘人,除了五位「台灣教育在線」的老師、一位台灣「陸聯會」的老師,其餘都是考生和家長。在QQ群裡,事無巨細,大到需要公證的專案有哪幾項,小到照片是紅底還是白底都有人回答。網站上還鏈結了台灣熱門大學的官方網站,方便找尋。
林仲華解釋說,很多學生家長已經被赴台手續折磨得筋疲力盡。從7月十幾號大陸生收到通知書,到9月初去台灣報導,留給他們辦手續的時間相當緊張:公證少則需要兩天,最長可以拖兩個禮拜;把手續寄到台灣也要三、五天;台灣高校拿到以後,要辦入台許可需要10至15天;辦好以後再寄回大陸,又要三、五天。「辦手續至少需要40到70天。」他說。
馬宏媽媽希望媒體能夠反映一下,國台辦對陸生是否能網開一面,不用要求辦「赴台批件」,如果一定堅持要「批件」,「是不是他們事先弄好,發相關市台辦,我們辦時直接領取,這樣花兩天時間就可以了」。
一個學生在QQ群裡抱怨:被錄取的快樂,被這些破事一點點給消磨沒了。
對台灣高校 一知半解
招收大陸生的想法,最早發軔在台灣學術界,之後被引入政界。從十多年前首度提出,到2010年8月台灣「立法院」正式通過「陸生三法」,前後經過了六任「教育部長」。
2011年是台灣大學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參與招生的134所院校中,公立院校48所、私立院校86所,招生總數本科148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653名。台灣方面要求公立大學只能招研究生,那些剛剛高中畢業的大陸孩子們,只能報私立院校。
在報名之前,多數大陸高中生對台灣高校只是一知半解。因為不了解,去台灣讀書從來沒有成為他們長久以來的計畫,決定去台灣讀書純屬偶然,馬宏就是其中一個。
馬宏是學畫畫的,原有出國念書的打算。有一天,馬宏碰巧看到「廈門商報」報導台灣到大陸招生的事,全家商量後就決定報名試試看。「他的成績在大陸上不了重點藝術院校,老師也說,一般省內三本學校在設計方面沒法跟台灣比,不如讓他出去體驗一下。」馬宏的媽媽說。
科大 等同職業院校?
其實,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也不明白台灣的學校怎麼分類,他們最初在介紹台灣學校時備註了一段話「所有台灣的私立大學就是一般大學,科技大學等同大陸的職業院校」。「就是因為這句話,把學生家長嚇壞了,家長給孩子報名的時候,全都擠到私立大學去了,沒人報科技大學。」林仲華覺得很可笑,「台灣的科技大學甚至能開博士點,怎麼能當做職業院校呢?」
科技大學是台灣教育的一大特色,它也有私立和公立之分,比如公立的高雄餐旅大學,就在餐旅方面位列全亞洲第一名。科技大學最早叫專科學校,在六、七十年代,由於提供了大量低層次的技術勞動力,推動了台灣經濟騰飛。如今,台灣的社會經濟向高技術產業、服務業轉型,科技大學也跟著向本科、碩士和博士方向發展。
台灣教育主管部門之所以限制公立大學招收大陸本科生,這與台灣民眾擔心資源被分割有關。在台灣,一個學生如果念公立學校,每年「政府」要投入10萬到20萬台幣(約人民幣2萬2000元到4萬4000元)經費。
「開放公立的話,可能很多大陸學生就會去念公立,而不會選擇私立。」台灣「陸聯會」綜合業務組組長陳順智解釋,兩者主要的區別是公立學費便宜。「因為公立大學的錢是政府出的,設備和師資都比較好,名氣也比較響亮。」
6月17日,當陸生報考台灣各大學的報名時間截止時,共有1266人繳費確定,最多人報考的是輔仁大學。
「完成繳費的是1037人,但我們只計畫招收40人。」在輔仁大學教務長劉兆明看來,之所以這麼多人報名,是因為「歷史的聲望加上它現在的排名所致」。不過,考慮到報名人數過多,輔仁大學最終把招生人數增加到了99人,全是一本線以上的學生。
「視野可能過於局限」
台灣校園裡的生活究竟如何?或許那些曾經做過交換生的大陸同學體會最為直接。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章廉曾經在輔仁大學做交換生,他的感覺是「兩岸教學差別不大,但是學生態度差別很大」。
在章廉看來,輔仁的台灣同學上課並不怎麼認真,下課也沒人複習,遇到考試的時候,大陸生那個禮拜都通宵背書,但是台灣的學生依然不複習,考試就考得其差無比。「基本上大陸交換生都是拿全班第一名。」章廉說。
不怎麼學習的台灣生,也不像大陸學生那樣伸手向爸媽要錢,在他們的思維體系裡,進入大學等同於走入社會,跟家人要錢是會被笑話的。
曾經到台灣交換的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強靜雅,就很感慨,「周圍的台灣同學都比較辛苦,上完課大多數同學會去打工,晚上下班回到宿舍都要深夜一、兩點。」
台灣教育問題專家石詠琦覺得這很平常,「台灣學生本來就混個文憑而已」。同時她也覺得,「在大陸念書念出個書呆子來用處也不大」。
不過,已經成功申請到去台灣念碩士的小喬(化名),卻說「即便再選也不會在台灣上本科」。小喬曾經在大學期間去東華大學交換過,在她看來,「在大陸上大學是另一種機會,可以跟全國各地不一樣的人打交道,對自己的國家有個更深刻的了解。」她覺得,「在台灣讀書,接觸的同學只是島內的學生,視野可能會過於局限。」
在台北大學教書的鄭又平曾接觸過十幾個大陸交換生,他發現,「課堂上大陸同學通常是沉默的」。不過,當他點到大陸同學時,對方的發言往往很精到,「讓人眼睛一亮」。有一次,在他的政府與企業管理課上,一個叫唐離的復旦大學同學,闡述一本厚達三、五百頁的書的精華,「他的發言讓全班都震驚了,用一句俏皮話說,他讀書讀得如此之透讓五、六十個台灣同學昏倒」。
兩岸同學的差異,更多體現在思維方式上。在有關政治、社會或者經貿議題上,大陸同學常常直覺地強調國家的角色;台灣同學則傾向於市場或者民間社會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台灣同學習慣於「批評政府」,至少對權威持質疑的態度,大陸同學則幾乎沒有這個意識。在台灣人眼裡,統跟獨是個選擇題,從小到大就被告知「政治是可以討論的」,但這卻是大陸人「觸及底線的問題」。
曾經有幾個大陸交換生向鄭又平抱怨,台灣同學好喜歡談政治,「老讓我們表態,到底是喜歡馬英九還是蔡英文」。
台灣的遊行很常見,學校外面時常有不同黨派的抗議活動。台灣輔仁大學的張于真老師發現,來交換的大陸同學行為都很小心,「他們其實很想去看看,但是又好像不敢去」。曾經有大陸生問張于真,「張老師,我可不可以去看看那些活動?」張于真說,「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哪就去哪,想罵什麼就罵什麼。」
「三限六不」 放棄率25%
很多交換生去了台灣才知道,台灣年輕人並不了解大陸,「他們知道大陸的領導人有胡錦濤、溫家寶,但分不清二者是什麼關係」。
但是,使用相同語言的兩岸年輕人,卻因為各自成長的經驗裡有很多共通的內容,可以實現彼此間零距離互動。「這讓他們很容易去化解老一輩的尷尬。對於對方社會的誤解,也可以一笑置之。」鄭又平說。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的2011亞洲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共有11所晉身前百大,排名最靠前的台灣大學名列第21。但是,從規模和數量來看,大陸高校遠超過台灣,香港更是名校雲集,在前十名中就占了三席。
「台灣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文化主體性,有著與大陸相同的文化根源。」輔仁大學教務長劉兆明說,香港就是買辦文化,基本上沒有文化的根。「假如你成績夠好,直接去歐美念就好了,香港高校整套的東西就是歐美的。」他說。
雖然那些剛剛成年的大陸生不能理解,但是,等到他們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後,一定會發覺,去台灣念書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台灣社會中蘊藏的多元價值、獨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同源同種的中國人帶來的友善的環境。
「大陸生赴台求學主要受推動力和拉力的影響。」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張寶蓉分析,推動力就是大陸升學競爭激烈,考生多但教育資源稀缺,這讓大陸學生不得不考慮去境外上大學。「拉力則是境外學校提供的優厚教育環境,包括獎學金、打工和就業機會等。」她說。
但是,台灣教育部門制定的「三限六不」招生政策,不允許大陸生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台就業等措施,顯然限制了大陸生赴台的積極性。張寶蓉認為,「台灣第一次在大陸招生,更多是推動力在起作用,拉力沒顯示出來。」
2011年,包括北京三名文科狀元在內的17個省、市級高考狀元,共291人選擇香港高校,北京理科狀元梁思齊最終選擇去香港科技大學就讀,並獲得56萬港幣(約46萬人民幣)全額獎學金——這其實就是推動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為「拉力不足」,讓一些即便已經被錄取的大陸生,也決定放棄。7月初,台灣在大陸招收的首屆學士班名單最終確認,在被錄取的1015人當中,實際報到確認者為742人,放棄人數為273名,放棄比率超過四分之一。
被輔仁大學營養學系錄取的福建女孩雋琪(化名),最後還是決定不去台灣了。她覺得「專業不好,而且將來的目標是出國,需要把外語學好」。現在,她還在等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消息。
台北大學教授鄭又平倒是對未來很樂觀,「現在畢竟邁開了第一步,但是我們知道趨勢在哪兒,方向在哪兒。」他說,「教育是百年樹人大業,需要慢慢來。」
入學率低的狀況已被台灣當局注意到。台灣「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說,首波大陸學生赴台達成率約45.5%,主因在宣傳時間太短、「三限六不」規定嚴格,明年將考慮公立大學也可以招收大陸本科生。
(大陸新聞組整理)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首批赴台陸生 煩惱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