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 3 8《綠色參考》
(林保華主編;提供林保華的評論與其他信息。)
林保華部落格: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


綠參:張顯耀案沒有共諜嗎?共產黨即將分崩離析的五大理由;如果中國崩潰;壞人不知好人會做好事;小英的人情世故;泛民應否按照民調取向投票?中生談中國人與廁所(組文)


張顯耀案沒有共諜嗎?
2015-03-08 07:15
[民報專欄]林保華

張顯耀案似乎因為不必起訴而落幕,但是事件真的平息了嗎?(民報合成照)

張顯耀案似乎因為不必起訴而落幕,但是事件真的平息了嗎?張顯耀案僅僅是國民黨裡的內鬥嗎?有人因為馬英九鬥爭王金平而對張顯耀案也做類似看法。開始我也是這樣看的,但是從事態的發展來看,張顯耀應該有他的問題(並非一定是共諜),但是馬英九團隊的無能而把事情搞得亂七八糟,王郁琦因為對馬英九的愚忠而把責任全部承擔下來,結果反而讓真相無法顯現出來。

前幾天出版的《周刊王》與《壹週刊》兩篇報導出來後,才拼成一幅比較完整的畫面。當然這個內情是有關方面故意披露的,而且分給勢同水火的兩家,也可知當局的苦心。儘管我們不能全信當局披露出來的資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位張姓台商沒有回到台灣的情況下,就難有真正的真相。

3月3日出版的《周刊王》有一篇「張顯耀案白手套大起底」,這樣一篇重要報導居然沒有在封面露面而容易被忽略掉,想來也是老闆的苦心,既不能得罪馬英九而不刊出,也不能得罪共產黨而張揚,才做如此處理。

這篇報導重點在披露那位張姓台商所做的事情,那是調查局3年監聽的成果:「大陸協調我方參與兩岸會議談判內容,或是安排出訪大陸官員時,會透過張姓台商牽線,安排張顯耀在會議期間避開隨行人員,和陸方重要人士密會,像幾次在澳門、天津舉行的兩岸會議中,就曾發生類似情況。「張姓台商」對於關鍵人名、地點、以及事務,會反常地以代號代稱」,「而且聯絡對象都是固定的陸方人士,辦案人員堅信張姓台商早已被吸收為共諜了。」

報導還說:「張姓台商經常往返兩岸之間,次數相當頻繁,尤其在張顯耀接受陸委會副主委後,每年往返多達十餘次,而且每次回台都會和張顯耀碰頭。張顯耀公務赴大陸,張姓台商也一定都會出面全程陪同。」

3月4日出版的台灣《壹週刊》標題是「王毅陳雲林遭我監控4年」。把重點放在中共身上,標題聳人聽聞,符合該雜誌的形象。《周刊王》所不敢點出的「陸方人士」,在《壹週刊》被點出來了。其實,調查局監聽的並非王毅陳雲林,而是監聽張姓台商時監聽到他與王毅陳雲林的通話。王毅當時是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是海協會會長。此外,還點出這位張姓台商就是「張連豐」。至於張連豐的背景,這兩本周刊的內容一樣,在這以前,媒體也有報導。

《壹週刊》報導最值得玩味之處是張連豐在台灣知道張顯耀出任陸委會副主委的內部消息(來自何處?是張顯耀告訴他的嗎?)後,立即打電話給王毅,「由於消息準確,王毅聞訊一度還在電話中脫口而出:『要好好獎賞張顯耀。』以及『帶張顯耀到海南島的度假村。』」

張連豐能夠直接與王毅陳雲林通話,即使不是共諜,身份也夠特別了。而根據《周刊王》的報導,在張姓台商回到台灣,調查局準備採取行動時,向高檢署申請對張顯耀、張姓台商的搜索票、拘票,碰到軟釘子,轉頭再向台北地檢署申請時,張連豐和妻子搭半夜飛機「從監控人員的眼皮下失蹤」。顯然,很可能有人向他通風報信,如若還有潛伏的其他共諜也不奇怪。

去年6月,金溥聰以國安會秘書長身份視察情報部門,8月對張顯耀動手,看來與他有關。因為這回涉及到與北京的關係,依照馬英九的性格,是不敢這樣做的,只有金小刀,敢於拿刀砍向各處。可惜因為馬團隊的無能,結果一塌糊塗。這位張姓台商如果行事坦蕩,應該回台灣把問題說清楚,而不是躲開,成為另一個林毅夫。馬英九賣台不容置疑,但是這個問題上,不能因為馬英九的問題而認為張顯耀就完全沒有問題,當然,是不是共諜,那是另一回事,但是他與張連豐的關係,也應該說清楚。
------------------


 《華爾街日報》:共產黨即將分崩離析的五大理由
 香港852郵報  2015.3.7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中國政策研究項目主任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今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極力阻止自己成為中國的戈爾巴喬夫,讓中國像蘇聯一樣解體。然而,習近平執意集大權於一身,反而讓共產黨一步步邁向分崩離析。

沈大偉承認,過往估計中國共產黨必將倒台的「中國通」們,都因為他們的失算影響他們的學術聲譽。然而,他現在確信中國共產黨的「終局」(endgame)已經展開。他不知道結局會是如何,但有可能相當混亂與暴力,亦不排除習近平會在政治鬥爭或軍事政變中下台。習近平現在的「反腐工作」帶有攻擊性,是這個外強中乾的政黨所不能承受的。

他表示,中共政權最少有五大結構弱點。首先,中國的經濟精英們已經至少把他們的一隻腳伸到中國門外,只要中國一崩潰便能馬上離開。他引述上海胡潤研究中心的調查,有64%的中國富人已經移民或正計劃移民,並正大肆在海外產子、購買資產。另一方面,絕大部分的富人,都把他們的子女送到外國讀書。這些富人根本對中國的未來沒有信心。

第二,習近平自上任以來一直加強對媒體、網絡、電影、藝術、宗教及少數民族等的箝制。中央政府更向各大院校頒下了所謂「七不講」指引,不能在校園內談論西方的普世價值,包括憲政民主、公民社會及新聞自由等。沈大偉認為一個穩定而有信心的政府,不會作出如此嚴厲的鎮壓,這些政策是政權內心深處虛怯不安的病徵。

第三,他認為中共的教條式口號、「黨八股」已經完全失去號召力。他上年夏天出席了一個附屬於共產黨的中國智庫會議會議探討什麼是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然而,他形容連這些政黨學者都表現出目無表情、毫無興趣,沉悶非常。另一方面,習近平的著作在大學書店即使是免費贈送亦乏人問津,可見人民對黨理念再無幻想。

第四,習近平的打貪縱使雷厲風行,卻沒有針對一黨專政、朋黨網絡、欠缺透明、法治及媒體監察這些貪腐的真正根源。因此,打貪只是政治鬥爭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針對黨內大老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門生及盟友。然而,習近平本人在黨內卻不見有忠實的盟友。

最後,中國的經濟前景未容樂觀,而對國家企業的改革將牽涉大量利益衝突,舉步維艱,令中國難以真正轉型為有創意、能發展高科技的知識型經濟。以上這些問題,全部都需要政治改革才能解決,包括放鬆政治控制。如果習近平在這個亟需改革的情況下一意孤行,他們恐怕將需面對他們極力迴避的結局。

對於有人認為習近平在靖內難後將變得開放,沈大偉對此不敢苟同。他認為習近平視政治為「零和遊戲」,認為放寬政治管制就是向敵人讓了一步,就是對黨的打擊。這一點,從中國處處暗示美國正積極推翻共產黨便可見一斑,毫無證據顯示改革就近在咫尺。
----------------------


林保華按:
台灣為此做的準備有兩種:一種是防禦性的,例如大量中國人逃來台灣,或者中共發動對台戰爭進行垂死掙扎;一種似進取性的,那就是完成台灣法理見過的大好時機。這兩者必須同時進行,最主要的則是台灣必須有一個能夠精確判斷時局、並且敢以當機立斷的總統及其團隊。

如果中國崩潰
 2015-03-07 10:00
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熱熱鬧鬧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之際,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中國項目研究員馬蒂斯(Peter Mattis),則於3月2日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發表專文〈世界末日:為中國的崩潰做好準備〉(Doomsday: Preparing for China’s Collapse),討論一旦中國崩潰,美國應該採取哪些應變措施來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潑了中國共產黨一臉冷水。

第三波民主潮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應聲土崩瓦解,連帶也使人們關注另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命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以軍隊鎮壓民主運動結束了這一個賽局,而以堅持改革開放下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成就,重建了共產黨黨國的統治正當性。但是,不顧一切執行政左經右發展策略的結果,卻也造成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巨大浩劫,以及黨國權貴和人民群眾的嚴重階級對立。共產黨人以權換錢,聚斂著龐大的國家財富,又憑藉現代科學技術強化國家暴力和意識型態控制,窮盡一切力量鎮壓異議者,只為維持專制政權穩定,而更為此不斷編造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重重黨國意識型態,公然挑戰人類文明價值和智慧。共產黨並以中華民族主義裹脅漢族人民,以黨國資本遂行收買與分化,對內壓迫少數民族,對外則不惜引發國際主權紛爭、區域緊張。共產黨雖然宣揚所謂北京模式的勝利,但無數共產黨高幹在海外洗錢、安排退路於歐美的行徑,卻也暴露出共產黨人對於自身黨國前途的信心危機,而除此再也別無其他更清楚的方法,可以作為中國可能崩潰的指標。

習近平的上臺,可說是共產黨意識到政權危機,而由太子黨進行自救之舉,太子黨對於官二代的整肅,則正以反貪腐為名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依賴廉價人力和土地資本,以及資源掠奪的權貴黨國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已經因國民所得的提升、中產階級的形成、人民權利意識的抬頭,以及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使得剝削和榨取將難以為繼、走到極限,故而共產黨正走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開放政權、引進民力,藉以緩和官民矛盾,捲動改革,還是持續維穩、排除異見、粉飾太平。習近平以國家安全委員會建置權力中心,黨國權力由政治局常務委員共治局面走向總書記獨裁,收緊對社會控制,加強言論箝制,是否為了全面排除擴大改革阻力,終究存乎習近平一心,但其風險卻在於樹敵無數,招致不平,而使自身陷於孤立。而當所稱改革成效有限或遭遇瓶頸,民間支持消退,共產黨當權派如不能尋求外部政治力量支援,勢將面臨各方反撲,此也正是導致中國崩潰的根源。

美國重返亞洲後,重新形成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緊張關係,而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為基礎建構的亞洲太平洋自由貿易區,亦有裂解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用意,美國民間智庫學者於此際呼籲美國政府正視中國崩潰問題,旨在提醒美國對於中國現狀與發展趨勢作更精密的分析,以便進一步制定正確戰略和採取有效戰術,而其所提出之具體建議,則包括區別共產黨內部勢力分布,建立資料庫,掌握並牽制其海外人事與財產關係,以及在中國漢人社會廣結善緣,鼓勵形成與美國友善的社會和政治領袖等等。

臺灣經濟嚴重依賴中國,一旦中國出現動盪,臺灣極易受到波及,更容易受到中華民族主義狂熱者的攻擊。看清中國與國際大勢,背靠美國日本作為安全屏障,作出正確決策,為臺灣人民做好經濟與政治風險分散管控,並區隔共產黨與中國大陸人民而分別對待,鼓勵共產黨開明派走向民主開放,在大陸內部廣建友臺的政經網絡和價值同盟,避免兩岸社會對立,甚至在中國發生變局,積極應對與管理,乃是臺灣國家領導人所應有的視野。中國國民黨政府向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持續繁榮為預設規劃兩岸政策,乞和偏安,美國有識之士多年提出中國崩潰之警告,則未見我國朝野有居安思危之決策,無論馬英九的黃金十年或民主進步黨的〈十年政綱〉,率皆缺乏中國崩潰的思考和圖象。臺灣的國家安全部門和民間智庫,是不是也該未雨綢繆,及早展開相關的國際合作研究、規劃與佈局?
----------------


林保華按:
當年民進黨執政,我們夫婦在紐約促成民進黨美東黨部訪問華僑公所,這是擴大反共統一戰線的必要。但是得罪了某些中國民運人士。後來有人告訴我們,他們從台灣拿不到錢了(只有《北京之春》當時還有),錢都被我拿走了,因此網路上對我們進行瘋狂攻擊。有一篇文章說我是當時陸委會大陸行動委員會副主任(主任是流亡美國的前香港文匯報老總金堯如),我還拍胸脯答應資助魏京生60萬美金,只要他服從命令。看的我笑死也嚇死。

〈自由廣場〉〈李筱峰專欄〉壞人不知好人會做好事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3-08

我曾在學校開過一門課「台灣民主運動史」,有一次講到「黨外」民主運動時,我提到我替黨外人士助選演講的經驗,一位學生問我:「老師,你去助講一次多少錢?」我反問:「你說呢,陸皓東烈士參加革命,一次多少錢?」

一個凡事都從個人利潤、報酬去思考的人,很難了解知識份子「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人生觀,很難體會證峰法師林秋梧所言「體解如來無畏法,願同弱少鬥強權」的生命哲學。

最近二二八紀念活動熱絡,我在「李筱峰粉絲專業」貼出數本有關二二八的拙著,有一個藍營劉姓青年上來嗆我:「我不知誰是二二八受害者,但無可致(置)疑,你是最大受益者」。這當然也是利益取向者的投射。是啊!我可真獲利不少啊!自大學時代我就經常在當時知識份子的刊物《大學》雜誌為文批判國民黨黨化教育,總計數篇文章沒領過半毛錢,卻先後獲得「大過」和「勒令退學」的「稿酬」。這三十多年來,我浸漬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研究與寫作,獲得的酬勞更大了—「心律不整」外加「黃斑部病變」…。但是如果跟作家楊逵相比,我還是瞠乎其後的,楊逵只寫了一篇六百字的〈和平宣言〉,就得到綠島十二年的免費牢飯。這種酬勞,豈是唯利是圖的藍營青年所能理解?

藍營青年不能理解知識份子的人生哲學,也就罷了,然而去留過洋回來的國民黨籍蔡姓立委,也同樣如此心理投射,就令人不齒了!他辱罵要對他「割闌尾」的青年團體是「政治詐騙集團」,言下之意,這些青年團體是在騙取私人利益。他不捨獨裁者銅像被噴漆,竟然辱罵說「沒有蔣介石,你們今天還能紀念二二八嗎?」好像能紀念二二八是多大的好處?他還辱罵在二二八紀念活動中掉淚的人是「冒牌的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原來我揮淚寫《二二八消失的台灣精英》我也是冒牌二二八受難者家屬)。蔡某還說,沒有蔣介石就絕對沒有機會讓「冒牌的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在那裡假裝掉眼淚,他說「歷史的矛盾竟然是那些自認為最痛恨蔣介石的人,經常是由於蔣介石因素而獲益最大的人」。這種心態當然是一個無血無淚、唯利是圖者的心理投射。

心理學有所謂「投射」(projection)理論,是指一個人以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壞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也就是將自己的性格、態度、動機或慾望,投射到別人身上,斷言別人是這樣。亦即俗話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想起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人變造假公文製造「宇昌案」,邱毅、林益世等人出來誹謗蔡英文時,柯文哲說了一句一針見血的話:「壞人永遠不知好人會做好事!」

(作者為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


林保華按:
反性騷擾得罪了公安?得罪了習近平?還是得罪了所有中國的男性官員?

內地女權人士婦女節前夕被捕
5日網上流傳一張「婦女節口罩集會」的廣告,有「一群關注霧霾危害的母親」呼籲3月8日在市政府門前廣場集會。(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內地多名女權主義者疑因計劃在北京、廣州兩地發起「反性騷擾」活動,結果被警方帶走。由於是「兩會」敏感時間,且網上有自稱「一群關注霧霾危害的母親」早前發起3月8日在各地市府關注霧霾的集會,令當局大為緊張。

被帶走的包括內地著名女權主義者鄭楚然、李婷婷、徐汀,韋婷婷,于蓮、武嶸嶸等人,她們原打算在「三八」婦女節前一日在北京、廣州舉行「反性騷擾」活動,策劃將印有女權主義理念的小貼紙分發給巴士乘客,向乘客講解反性騷擾以及國家機關的職責;把貼紙貼在乘客身上顯眼處,成「人肉傳播器」。

擬辦反性騷擾活動 貼紙派巴士

但在6日深夜,鄭楚然被廣州警方帶走,後被監禁於廣州一家酒店,截至昨晚8時尚未獲得自由。同一時間,李婷婷亦在北京住所被警察帶走,迄今失去聯絡。其代理律師燕薪向本報稱,警方用撬鎖的方式闖入李婷婷的家,並將家中物品翻得「亂七八糟」,而警方未透露拘捕原因。

記者昨晚電話聯繫到鄭楚然,她言語踟躕,只能通過「是」或「否」的回答向記者表示「講話不方便,有人在旁邊監視」。她稱現在不在家,也不在派出所,只能透露在廣州,目前安全。至於被拘捕原因,她稱現在不方便說,也不知何時才能回家。

網民發起關注霧霾集會 當局緊張

由於目前正值兩會敏感時期,而在央視前記者柴靜的《穹頂之下》調查紀錄片發布後,有網民發起「還我藍天 、保衛健康、清除霧霾」的集會,呼籲在3月8日到各地的市政府前聚集,亦令當局對民間一些公開活動進行打壓。
--------------------------


林保華按:
海外台僑不涉及政治利益,觀察會比較客觀。這不是說小英沒有缺點,對此我們應該做出適當批評,但是不要像罵馬英九那樣,慪氣要防止共產黨特務與國民黨線人混進我們隊伍以激進面目出現搞挑撥離間,這是他們最拿手的把戲。一切的恩恩怨怨,應該以台灣的大局為重。

小英的人情世故
2015-02-26 08:25
Tweet[完整介紹]邱垂亮
前國策顧問、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生於台灣苗栗鄉下,成長於台南山上,客家人,有原住民血統。台灣大學唸外文,想當文學家,不成,去美國改唸政治,專攻國際關係、政治文化和民主發展。拿到加州大學(河邊)博士後,在澳洲昆斯蘭大學執教40多年,身在象牙塔,心在台灣和中國的民主化。寫了政論文章40載,還偶爾涉入台灣的政治事物,在澳洲為台灣發聲,爭取台灣的國際承認、生存空間。小英宣布參選時表示,過去政治文化讓許多人民失望,現在是建立新政治的時刻,人民對新政治的期待包括透明、清廉、人民參與、包容,以及「我們對於鞏固國家主權是最優先的」。(取自蔡英文fb)人間事,很多很難黑白分明,情理法常糾纏在一起,分不清楚。

傳統社會講人情,現代社會講法治、制度、程序。柯P(柯文哲)辦事講SOP(標準運作程序),有時就不近人情,被人罵得臭頭。

小英也滿SOP

小英(蔡英文)是介於柯P和阿扁(陳水扁)、甚至阿輝伯(李登輝)之間的政治人物,在政壇也滾了20多年,人情世故滿懂的。但仍屬青壯代,做事也有滿多的SOP,不近人情之處。

她當黨主席、選總統,日理萬機,更非要SOP不可,常常不顧及情面,被罵難免。綠營有人因而說她沒「禮數」,心胸不夠大,不能當、選不上總統。那就未免太鄉愿,太腐朽了。有人甚至因而公開寫文章,反對她選總統,那就不僅鄉愿,而是不講理,甚至居心叵測。

有綠營朋友說,小英不問候大老們,沒禮貌,怎麼選總統?有綠色名教授、名政論家,因為要見小英見不到,感覺不被重視,沒面子,而發脾氣,說她傲慢,沒有總統格局。有人不僅口出怨言,還寫文章,找一些不三不四的理由反對她選總統。

我有1位美國教授朋友,很愛台灣、支持民進黨。他2012公開寫文章批評小英,就是說她格局太小,被1群小人(小朋友)圍住,小圈子想問題、想國家大事,還不適合當總統。2014九合一大選前,他還持同樣態度。

我近一步瞭解,知道他支持蘇貞昌,理由是蘇心胸寬大,人脈廣闊,待人誠懇、熱情,會聽別人的話,接收別人的意見。

我同意他對蘇的看法;但我也知道,這些年來,他去台灣,蘇都熱情接待,禮數到家。但他要見小英卻見不到,很不滿。

都有失禮之處

我和蘇貞昌也有30年多的交情。雖不常見面,但他對我都禮遇有加。記得,數年前他當黨主席,那時我是支持他選總統的,去看他,相談甚歡。談完他還下樓送我上計程車。運將一看,很感動,說「他是黨主席耶!親自送你,你應該也是大人物了?」我不僅一笑,回答,「不是,我也是運將。」

不過,2012我還是反對蘇和老朋友呂秀蓮副總統和小英爭大位。那時我沒見過小英,不認識她。選後才匆匆見一面。至今也僅見兩面。

我反對呂副選總統,支持小英,因而讓她不高興,已另有文章交代,這裡不提。我當呂副的台灣心會理事長時一起打拼的老朋友,有些一直跟著她反小英,反得蠻離譜的。他們說小英過去對台灣的黨外運動、民進黨的民主奮鬥沒有貢獻,有點道理;但都21世紀了還在算20世紀豐功偉績的歷史帳,寫歷史當然要寫,但選2012、2016總統還要算,未免太阿Q了吧。

至於他們說小英2012不會贏。那不僅是主觀見解,見仁見智,不值一駁。同理,台獨大老辜寬敏、名政論家金恆煒等說,小英2012輸了,2016不該選,一樣是主觀的謬論,於情、於理、於法都不通的論述。

比較複雜、難解的是對小英台獨血統不夠純的認定。他們的說詞有些道理;但這種統獨意識型態的爭辯,一樣有關個人的主觀意識,常有各說各話、甚至意氣之爭的問題,不容易說清楚,講明白。

綠的就是獨

這種意態之爭的話,我不想在此多說。只想指出,小英宣布參選時表示,過去政治文化讓許多人民失望,現在是建立新政治的時刻,人民對新政治的期待包括透明、清廉、人民參與、包容,以及「我們對於鞏固國家主權是最優先的」。

她的這句「主權優先」馬上引起馬英九的智囊蘇起立即反彈。他說,如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兩岸政策被認定有損台海穩定,確定往台獨路線發展的話,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行事風格,他將會出手,且讓台灣「有感」。

就憑蘇起這段恐嚇的話,還有小英2012提出的「台灣認同」主張,我就認定她的台獨心向、中國政策的基本政治正確,毋庸置疑。

2015的台灣,台獨先烈黃昭堂、蔡同榮去世了,台獨之父彭教授和大老辜寬敏,都91、89歲了,不可能再選總統。呂副總統、蘇貞昌等《美麗島》世代,雖台獨的政治正確毋庸置疑,但他/她們的時代已過去,要選也選不上。

怎麼看,就只有小英是唯一最佳人選。至於阿扁的死忠郭正典醫師的唐吉訶德打風車的鬧劇,因為小英沒去監獄看阿扁而反英,更是阿Q的動作。連阿扁都心知肚明,只有小英選上2016總統, 他的苦難才會真正結束。還有,我認為阿扁心胸廣闊,不會太計較小英沒去監獄看他,更不會同意郭說的「連陳水扁你都要切割,你能幫台灣人扛什麼責任?」。說小英和阿扁切割,不公平。郭醫師被阿扁罵,活該!

最後,辜寬敏的「穿裙子的人不能當三軍統帥」、小姐(小英)沒辦法和美國談判(「不是會講英文,就有國際觀」)等大男人沙文主義的話,則是令人啼笑皆非,不直一評。小英絕對是目前台灣能和美國、中國談判的最佳人才。

台灣的希望之星

小英說得對,「我不是陳水扁,不是馬英九,我是蔡英文」。夾在《美麗島》和太陽花世代之間的小英,要選總統,人情世故上一定缺失多多。不僅馬英九、朱立倫、王金平、蘇起、趙少康等不會放過,習近平、蔡衍明、郭台銘、王雪紅等也不會放過,他們一定大反特反,讓她日子難過。

陳菊、賴清德等都表明要大力支持小英了。阿扁、蘇貞昌、呂秀蓮等應也能顧全大局支持小英才對。辜寬敏、金恆煒、郭正典等綠軍大將更應放棄自己的主見(偏見),不要在人情世故上找渣打英。我的老朋友家博(大鬍子)愛台灣,也該同意小英是今日台灣的希望之星。

小英要打贏紅軍和藍軍,還有18趴軍,已經很難,綠軍還有人扯後腿,甚至公然反她、打她,要讓她的歷史任務變成不可能的任務,真是情何以堪。

我的問題很簡單:2016小英不贏,台灣還有前途?
--------------------


林保華按:
政黨應該以自己的理念帶領群眾,而不是做群眾的尾巴/不但是香港的泛民,台灣民進黨也該如此耳。
“一九三七年,大學者陳寅恪指「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善哉斯言。我們必須以此基本判斷來處理中國事務,才可避免失誤。

 蘋論:泛民應否按照民調取向投票?
2015.3.7

政改「袋住先」的民意有逆轉趨向,民建聯二月的調查,顯示有「六成市民支持在八三一框架之下的政改方案」,而「拒絕接受」的只有三成。儘管「成功受訪」的群組,有63.4%屬「五十歲以上」,但由港大和港台在幾乎同時合辦的民意調查,贊成「袋住先」的比率仍比反對的略多,是40%對36%。在一個討論節目中,民主黨的黃碧雲被問到如果民意多數選擇「袋住先」,泛民是不是會轉?投贊成票,黃先是否定民建聯調查偏重老人,繼而說民意是否支持「袋住先」是假設性問題,但她不肯承諾民主黨自己作一次同樣的民意調查。
黃強調泛民會「企硬」,但倘若民意真的逆轉,能否保證所有泛民都「企硬」?民意會不會成為原本有意轉軚的某些泛民議員下台階的理由?
政改到了關鍵時刻,中共和港共傾力影響民意,試圖以民意壓迫泛民轉軚。這時候應該討論的問題是:泛民應否按照民調取向投票?
也許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二○一二年特首選舉。在梁振英剛提出參選的二○一一年,民調顯示他的支持度是5.7%;但憑?他的花言巧語,逢請必到,不斷批評政府,又主張復建居屋和提出種種承諾,其後爆出唐英年婚外情和僭建黑材料,就把梁的民望推高了,至二○一二年二月高達63.9%,遠遠拋離唐英年;儘管其後爆出他的西九醜聞,下跌至投票前的33.6%,但仍略高於唐英年和何俊仁,於是中共有大條理由下令選委投票給梁同志了。
梁當選後發表談話說:「日後,我會繼續拿著一張凳,一本簿,一支筆,和我的管治團隊走入群眾,聽取你們的意見,……我,梁振英,希望做一個『親民的特首』。」當選後他的表現如何?黃腫腳,不消提啦。
這個不多久之前的經驗,可以給香港人提供一些教訓。
首先,歷次選舉,民主派和建制派的得票率都是六比四左右,但為什麼在特首選舉民調中,何俊仁的支持率會遠低於建制派的梁唐二人?原因是大多數市民都比較現實,他們明知道民主派無法在選委會勝出,支持也無用,實際一點還是在建制中選擇一個好了。民調中的市民取向,反映的是他們現實的願望而不是真正願望。
其次,絕大部份市民都忙於工作和生活,不大理會與自己不直接相關的政治,而且大都善良而輕信,於是普選可以選出希特勒,也會在上次特首選舉的民調中,相信梁某的謊話連篇。
真普選的好處,並不是保證可以選出好人能人,而是有機會讓選民在下次選舉中修正自己的錯誤。
一九三七年,大學者陳寅恪指「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大陸今天的情況應比八十年前更不堪。至於未經民主普選洗禮的香港,雖民智已開,但多數人未諳政治狡詐,仍然容易輕信巧言令色。「袋住先」日後可以再改善之類的謊話說多了,就會越來越多人相信。泛民議員應該拿著的,是憑自己的認知而不是憑民調去投票。選民選你們出來是相信你們判斷是非的道德力量,而不是每次按民意投票就了事。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在一九六三年把規模最龐大的民權法案送進國會,他私下說:「這真的會毀了我,讓我失掉連任機會。」他的正義感戰勝了對民意、對連任的考慮。這是一個政治人物應有的勇氣。
泛民就政改投票的是非取捨,不是民調,而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守護法治。張德江昨天說,落實普選「任何對《基本法》的漠視和曲解都是對法治破壞」。此話沒錯。於是我們檢視一下,《基本法》有哪一條規定人大常委有權可以對香港選舉辦法作出「如何修改」的決定的?人大常委固然有權在香港終審法院提出要求時釋法,但沒有權就香港自治範圍的事務自作決定。
二是普選的要義是必須尊重每一個選民的自由意志。八三一決定有尊重香港選民的意志嗎?
三是雨傘運動獲香港絕大多數市民認同,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傘運動的主要訴求就是撤回八三一。立會投票若違背這訴求,就等於否定雨傘運動,甚至是對這運動背叛了。
四是民調顯示儘管支持「袋住先」的比率略高於反對,但在對三十九歲以下的市民調查中,反對的比率高達49%,而支持的只有27%。未來是屬於老人的還是年輕人的?老一輩應該為年輕人主導未來嗎?今天年輕人不願意當奴隸,要掌握自己的政治權利做一個有獨立人格有自由思想的人,有權作決定的議員們,應該作何取捨?你們要把自己的政治利益置於年輕人的前程之上嗎?
民調可以參考,但道德良知才是從政者的大義所在。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
--------------------


林保華按:
我最欣賞這位中國學生的最後一句話:“或許告訴我們一下,我們就能了解你們對外國人的善意。”台灣乃外國也。
其實中國也在努力改善它的廁所文明,可惜更熱衷階級鬥爭,所以還停留在野蠻階段而無法提升精神文明。我重發1986年的文章給大家看就知道了。(附在文後,尚有兩篇還沒有打出來。)

〈自由廣場〉我們中國人與廁所
自由時報
2015-03-05

◎ 李夏潤

我們中國人似乎總是和不文明行為聯繫在一起,最近泰國的一所寺廟還特別為我們修建了廁所,或者是在餐桌上小便等等。好像我們中國人不會上廁所一樣,大家口中的「強國人」就是會隨地大小便。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和國籍沒關係,我上廁所和台灣人一樣會鎖門沖水;問題在於我們中國的如廁情況。

好似當年國軍來台,不認得沖水馬桶一般,很多成年人在小時候並沒有那麼良好的廁所條件。筆者小時候就站在蹲式馬桶上洗澡,大學宿舍也是如此。在我國小二年級(西元二○○二年)的時候,街上還有收水肥的人力車。

家庭的廁所算是條件比較好的了,公共廁所就不是那麼理想了。到現在中國的男廁中小間基本上是沒有門的,有些蓋的時候有,可是被破壞了也沒人修復,或者是壓根關不上——基本上我們不認為上男廁需要關門,男士的裸體沒什麼的,夏天赤裸上半身是很常見的事情。公共廁所是每半個小時或者更久自動沖水的,我們已經習慣不自己沖水了,小學時候還教育我們不要去動定時沖水器。當年麥當勞的廁所是最好的公共廁所。實施上在非沿海農村、山上或者中共黨衛隊駐地,旱廁是很普遍的,那種廁所不僅沒有門,也不用沖水,就是一個坑。

講拉野屎,我到高中還干過,中國的公共廁所很少,或者正如前面所說的是不乾淨的。在沒人的地方,拉到田裡或者草地上是很常見的,事實上我會認為對植物有利。有的時候急了,就隨便解決了,沒注意到標示。

不是我們人種低劣,是我們的國家的經濟衛生情況如此,習慣是很可怕的。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地的教育情況和衛生水平都不同(比如西北缺水基本很少洗澡),地圖炮中國人(編按,一句話罵到所有中國人)就有點誤殺無辜了。當我們犯錯的時候,能不能用勸告的語氣和我們說?我們不是天性如此而是沒受過這種教育,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明白;或許只是面子問題,成年人更愛面子,成功人士更是如此。或許告訴我們一下,我們就能了解你們對外國人的善意。

(作者為中原大學交換學生)
--------------------------

抽水馬桶的德政

    日前在主張北京和東京需建立“姐妹廁所”加強友誼後,發現近來大陸
的報刊也將廁所的抽水馬桶作為討論的熱門話題。

    在階級鬥爭的火紅年代,人們忙著自相殘殺,顧不到吃,更顧不到拉,
如今把廁所提到議事日程,起碼說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需要享
受文明生活了。

    據內地報刊對廁所的考證,人類從“拉野屎”到“蹲茅坑”,是經歷了
漫長的歲月。而象徵資本主義文明的第一個抽水馬桶,是在英國的維多利亞
王朝時候誕生的,至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

    中國最早討論抽水馬桶的文章已不可考。但是在一九三三年元旦,當時
的《東方雜誌》曾以“夢想中的未來中國”為題,輯錄許多精彩言論,其中
有一位教授提到抽水馬桶。他說:“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首要的條件便是:
人人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

    當時中國共產黨對未來中國的夢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和共產主義相比,
人人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更為實事求是。但是當時國共忙於內戰,紅
軍向西逃竄,國軍圍追堵截,兩軍總不能帶著抽水馬桶東征西討,此後日寇
的鐵蹄踐踏我中華,大批中國人流離四散,又如何去夢想坐在抽水馬桶上大
便?抗戰勝利後,國共又爆發內戰,屍橫遍野,抽水馬桶之議又往後推遲了

    中共建國,土包子進城,不會用抽水馬桶,好的也用壞,於是沿用傳統
的蹲茅坑和木馬桶,前者黃金露眼,後者拎進拎出非常麻煩。但人民在吃不
飽的情況下,又豈能考慮拉的問題?如今提出抽水馬桶的問題,無疑是鄧小
平的德政,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香港“信報”  凌鋒:“人在香港”專欄  1986-11-26
收錄在《神州千奇百怪論》
------------------------


“廁所文章”的回應

    日前寫了兩篇“廁所文章”,收到一些回應。

    一位讀者寫信說:

    “你對大陸用廁紙的分類,說明你身居內地時沒有下鄉去見識過廣大農
民弟兄的日常生活。他們便後或用碎磚塊,或用竹?,或用禾稈,甚至地上
撿來的碎石去解決問題。試想想,那時有多凄涼!然而他們習以為常。

    “我倒想到收集好這些‘廁紙’代用品,以供世人觀賞。”

    這位讀者所說的是事實,因為就連上海出版的“世界經濟導報”也承認
有人是用瓦片擦屁股的。這些雖不是廁紙,卻在起廁紙的作用。這些粗糙的
東西擦在肛門上是何感覺,筆者不願作揣測,反正是說明中國的貧窮和距離
現代化頗遠。

    至於該位讀者說筆者沒有下鄉去見識廣大農民弟兄的日常生活,則非事
實。不過筆者承認所下之鄉多在大城市的郊區,真正貧窮的農村沒有去過。
整風鳴放時有些農村來的同學訴說農村的貧困,結果有的被劃為右派,有的
被批判為右傾,說明他們的話是“右傾言論”,不可信,於是農村的生活就
不貧困了。

    另外,即使下農村,黨的方針是和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
但沒有說要“同拉屎”,所以農民弟兄拉的是甚麼,他們用的是甚麼樣的“
廁紙”也就無從知曉。所幸當時不知道,如果知道了再“為民請命”或散播
出去,可能筆者已經死在勞改場了。

    另外,一位朋友打電話給筆者。對“毛坑”提出異議,認為應該是“茅
坑”才對。筆者當時引用“世界經濟導報”的原話時,也奇怪該記者為甚麼
用“毛坑”而不用“茅坑”,後來想通了,因為毛主席不喜歡馬桶,而是非
用茅坑不可,茅坑成了毛主席的專用品,於是改用“毛坑”就更為形象化了
。以後中國人民只要仍有一天還用“毛坑”的話,就會想到中國還沒有現代
化。就會回憶起偉大領袖搞階級鬥爭,就會想到吃飯和拉屎的功績。

    文革期間出版的鄧小平三反(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言行
中,有一條是鄧小平指責有人“佔著茅坑不拉屎”,批判者說那是鄧小平向
毛主席施加壓力,要毛主席讓位。從當時劉少奇、鄧小平和毛主席的矛盾來
說,此話不是一點都沒道理,由此亦可見“茅坑”應為“毛坑”才對。

    茅坑蹲久了會累,倒是坐在“馬”克思主義的鐵“桶”上,舒舒服服就
不想站起來了。

香港“信報”,凌鋒“人在香港”專欄  1986-12-4
收錄於“神州千奇百怪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