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砲火和病毒聲中台灣民主之旅
林保華                         

    設立在美國紐約的民主亞洲基金會﹐於今年三月組團到台灣訪問。團長是民主亞洲
基金會副會長黃再添﹐團員有《北京之春》總編輯胡平,八九湖南學運領袖﹑哥倫比亞
大學碩士研究生唐柏橋,八九湖南民運人士﹑現居瑞典從事人權活動的茉莉﹑來自西藏流亡政府的達瓦才仁﹐馬來西亞公正黨的謝嘉平律師﹐還有我本人。黃再添太太楊淑卿和我太太楊月清也隨團同行。

    我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近三個星期的台灣行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跟隨民主亞洲基金會的訪問團隨團活動﹐第二階段是訪問團解散後我和太太留下來的行程。前者“官方”色彩比較重﹐也就是比較正規的訪問活動﹐後者則是私人性質的拜會和談敘﹐比較隨意。

    此行接觸了政界人士(包括在朝和在野)﹐人權組織﹐學術界﹑新聞界﹑出版界﹐以及智庫。我自己從事新聞工作﹐所以最喜歡還是接觸和觀察新聞界﹐但是又因為本身是新聞界的﹐所以也很願意同其他界別﹐特別是上述其他界別的人士接觸觀察他們﹐了解他們。此行主要任務是了解台灣對中國民主運動的態度﹐並且爭取他們的奧援﹐不過因為正好爆發伊拉克戰爭和SARS的蔓延﹐因此這兩者也是熱門話題。我自己在台灣有三個專欄和英文報的一個專欄﹐因此平時對台灣的情況就比較關注﹐他們對我也比較熟悉﹐有些朋友本來就認識﹐容易溝通。

    一﹐伊拉克戰爭

    我們到達台北是三月二十三日早﹐伊拉克戰爭爆發沒有幾天﹐媒體連篇累牘報導戰
爭情況。第一天下午接待單位台灣OPEN雜誌的記者會也改為座談戰爭的記者會﹐以吸引媒體採訪。到底﹐民主亞洲之旅還是與此有關﹐因為這場戰爭是民主同獨裁﹑自由同專制之戰。我們在招待所休息時看了一下電視﹐就覺得不大對勁﹐反戰聲勢很盛﹐對政府站在美國一邊更攻擊為“抱美國大腿”﹐因為聯合國沒有批准攻打伊拉克而稱美國“侵略”﹐有的還擔心將來中共不必聯合國批准也可以攻打台灣等。這些的確使我不解﹐如果台灣不抱美國大腿﹐還有台灣的今天嗎﹖還有這些人在台灣享受著言論自由嗎﹖也許他們根本活不到今天﹐甚至他們的父母根本生不出他們。而聯合國沒有承認台灣,何以台灣還生存下來而沒有自行宣佈滅亡?一九九六年中共向台灣海域發射導彈時﹐聯合國既沒有批准﹐何以也沒有為台灣說過一句話。

    因此記者會上我們發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當晚的電視沒有報導。而有些媒體熱衷於戰爭新聞﹐對我們的活動缺乏興趣。隔一天拜訪民視時﹐再要我談對這場戰爭的看法。當晚播出幾秒鐘﹐在一大堆專家學者的反戰聲浪中﹐成為渺小的“異議人士”。民視的董事長是民進黨立法委員蔡同榮﹐他正為政黨退出媒體而苦惱。他們對戰爭的態度尚且如此﹐其他可以想見了。但是隨著戰爭的推移﹐反美反戰的聲浪逐漸弱小﹐我離開台北時﹐美軍已經攻入巴格達﹐很多同北京中央電視台聘請的專家類似的預測﹐在台灣也都落空而淪為笑柄。

    二﹐SARS

    戰爭熱了幾天﹐因為SARS病毒傳到台北而引起一片恐慌﹐報章連著幾天頭版﹐因
為關係到自身安全﹐戰爭就相對遙遠了。不過電視媒體還是以戰爭為主體﹐因為幾個主要大電視台都派了記者去中東﹐可不能浪費這些資源。SARS一傳進台灣﹐一些政治人物又罵政府行動如何遲緩。本來﹐訪問團解散後我準備去香港探望家人和朋友﹐並為我的新書《告別江澤民》作宣傳﹐後來一看苗頭不對﹐決定不去。因為我對香港的董建華政府控制疫情沒有信心﹐怕香港淪為疫區後回美國被隔離﹐那就非常麻煩了。台灣一開始很重視﹐衛生署把病毒當“匪諜”看待就知道了。但是這也為一些政治人物所攻擊﹐不
明白他們為何對“匪諜”這樣敏感。台灣的隔離措施比香港早﹐透明度也高﹐總統陳水扁親自過問。我在台灣留下﹐比預計時間還多留了好多天。我不明白的是﹐病毒是因為中共當局隱瞞疫情導致向香港﹑台灣和全世界傳播﹐為何有些政治人物不去譴責中共而只譴責自己政府﹖幸好這種聲音後來消音了。

    三﹐對中國民主運動的態度

    同政界的接觸﹐主要是隨團時訪問新聞局﹑外交部﹑陸委會﹑立法院和朝野五個黨的黨部及台北和高雄兩個市長。一般來講﹐他們對中國民主運動是支持的。新聞局是對台灣的入門介紹﹐沒有想到回美國不久它就要解散了。外交部是亞洲民主基金會的撥款單位﹐是“米飯班主”﹐由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黃美幸接待。而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是基金會董事長﹐自然也是拜訪對象﹐不過基金會的正式班子還沒有成立﹐需要聘請專人來﹐並且有五個黨派員參加﹔在立法院接待我們的參事是原來在紐約工作﹑在慶祝《爭鳴》成立二十五周年活動中曾經見過面的廖慶弘。陸委會是民運對口單位﹐由副主委陳明通接待﹐還宴請晚飯﹐彼此暢談﹐沒有甚麼拘束。由這位台灣原住民主管中國大陸事務﹐也算異數。陳明通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談起中國﹐自然是非常熟識的話題。同他說起香港被“統一”後的慘狀﹐是台灣一個很好的對比﹔他語重心長的說﹐在反擊中共的統戰攻勢時﹐他都不忍多提香港的現狀﹐避免觸及到香港市民的痛處。政治人物有這樣仁厚心態不容易。

    接待我們的五個黨﹐分別由民進黨正﹑副秘書長張俊雄和李應元﹐國民黨組工會主
任丁守中﹑海工會主任周繼祥﹐親民黨政策研究室主任張顯耀﹐台聯副秘書長陳鴻基和政策會研究部主任李先仁等接見﹐新黨則是主席郁慕明親自接見。我們希望他們的立委和海外黨員能夠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一般來說﹐台灣的統派﹐因為有“中國情結”﹐對中國民運比較支持﹐獨派分離在中國之外﹐對中國事務就不大關心。但是現在情況有變化﹐統派因為同中共當權者接觸多了﹐對民運就不那麼熱心了﹔獨派因為中共的武力威脅和利誘分化﹐迫使他們要關心中國民主運動的發展﹐但是他們對中國民主化以後﹐會不會挾民意來打台灣﹐則頗為憂慮。即使有這些問題﹐他們對中國的海外民主運動還是抱肯定的態度﹐只是如何具體支持﹐恐怕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在東吳大學的研討會上﹐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特別是中共對台灣的學術界比較禮
遇﹐因為是統戰對象﹐從而容易使他們產生錯覺﹐以為中共變好了﹐產生好多一廂情願的想法﹐例如對村民選舉﹑法制建設有較高的評價。而我們拜會了不同形式的人權組織﹐儘管背景紛呈﹐很高興的是彼此都開始關注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而且對中國大陸在人權上的弄虛作假都有一定的認識。在同他們和一些官員及朋友的接觸中﹐我們也談到了身繫囹圄的楊建利和王炳章﹐希望他們伸出援手。接待我們代表團的都是從六四以來就一直關注中國民主運動的年輕學者﹐他們的熱情和坦誠﹐使我們心裡很安慰。

    代表團解散後,部分團員去拜訪了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她談起早年在美西支持王炳章的一段往事。她也提及中央社在海外將與宏觀電視合作擴展電視新聞的業務,這是海外僑民的福音。

    馬英九對中國民主運動的支持在台灣的政治人物中是少見的,然而我一直擔心他對
中共缺乏警惕,所以當面向他表達在同中國進行“雙城”交流活動時別被矮化了。謝長挺對中國也關注,但是同一般民進黨的看法類似,對中國民主化後對台灣的態度有顧慮。

    四﹐呂秀蓮副總統晤見

    我們夫婦是在台北留下一個星期後﹐由呂秀蓮副總統接見。在這以前﹐在她訪問紐約的餐會上﹐我們已經見過。這次見面﹐她還約了TAIWAN NEWS 新聞總合周刊社長楊憲宏﹐流亡美國的中國民運人士﹑現在在台北淡江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阮銘。同楊憲宏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在他的雜誌上寫專欄已經一年多了。

    我的幾位記者朋友訪問過呂秀蓮﹐他們都不是“獨派”﹐但是對呂秀蓮都有不錯的
印象﹐她很願意做事﹐也心直口快﹐這點不像政治人物﹐因此經過媒體炒作﹐容易成為“負面形象”﹐很多人為她叫屈。但是脾氣要改也不容易。我同她開玩笑說﹐你們要贏得下一屆總統選舉﹐可不能內部自己鬧。她回答說﹐我們是民主政黨﹐沒有辦法。但是那天我們沒有談選舉問題﹐主要談伊拉克戰爭和SARS。楊憲宏將伊拉克戰爭定調為“掃黑”﹐他剛從歐洲回來﹐談了許多歐洲情況﹐阮銘對法國也有頗多的分析。談到SARS﹐楊憲宏對中共的遮遮掩掩頗為不解﹐懷疑是中共試驗生化武器不慎走漏。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的這種看法﹐其後才有俄國同美國科學家發表類似看法。

    五﹐拜訪海基會

    同許惠祐原來就認得﹐佩服他的談判手段﹐例如第二次辜汪會談中對原則的堅持。
前年在台北約好見面﹐因為他臨時有緊急公事而取消。中共表面抵制海基會是政治姿態﹐但兩岸交流頻繁是不爭的事實﹐衍生的問題很多﹐需要解決﹐所以海基會每個月還得接受六千件以上的事務性工作﹐包括經貿糾紛﹑旅行意外﹑婚姻問題﹑文書驗證等。利用傳真同大陸方面聯繫﹐大陸方面也不能不做。所在大廈門前排隊等客的計程車表明他們業務的繁忙。海基會還出版《兩岸經貿》(月刊)和《交流》(雙月刊﹐中英文對照)﹐今年二月出版的第六十七期,還有介紹魏京生訪問台灣的文章。

    在和其他朋友一起聊天時﹐許惠祐談了一些同中共官員打交道的趣事﹐他的快速反
應﹐使中共佔不到政治上的便宜,也怪不得中共對海基會這樣“感冒”。但是同中共打交道﹐就是要這類人才﹐即擅長談判﹐又有對自己國家和土地的認同﹐絕不能再出現像張治中那樣的談判代表﹐不但在談判中一無所得﹐最後還帶領整個代表團投共去了。

    六﹐新聞界的接觸

    我們留下接觸的朋友中﹐主要是新聞出版界﹐除TAIWAN NEWS外﹐還包括自由時
報﹑中國時報﹑英文台北時報﹑蘋果日報﹑中央廣播電台等﹐並有遊走於各電視臺“
名嘴”胡忠信。有的是去拜會﹐有的則在外面餐敘或茶敘﹔在中央廣播電台﹐《當代》雜誌總編輯金恆煒邀請我參與他對中國大陸廣播的節目﹐評介我新出版的《告別江澤民》一書。

    《蘋果日報》五月二日將在台灣發行是熱點新聞。它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和張國榮自
殺時出版了兩期號外。它高薪挖角﹐把一些報館高層也挖去﹐包括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杜念中和剛退休的卜大中。我們拜訪了蘋果日報在內湖的新址﹐見了肥佬黎﹑行政總裁堅哥同杜念中等舊識﹐卜大中還在美國度假沒有見到。《蘋果日報》未來能否成功,關鍵在廣告,因?
同集團的《壹周刊》雖然銷量第一,但是廣告仍然不夠。

    由於打破平面媒體的生態平衡﹐未來台灣媒體的發展使人關注。各報紛紛改版以應
戰﹐包括“蘋果化”的改革。在平面媒體的激蕩中﹐楊憲宏表示﹐他們就偏偏辦了總合周刊這個十分正經的政治刊物﹐也許能夠異軍突起。台灣的名人因為深怕被狗仔隊跟蹤而對它懷有敵意。在台灣期間﹐《今週刊》有一期蘋果的專題﹐封面是肥佬黎的照片﹐上書“狗仔隊總頭目”字樣。

    七﹐大前研一和章家敦﹐出版界

    這次參加日本著名作家大前研一和美國律師章家敦的對講。大前研一因為出版《中
華聯邦》一書﹐預測二○○五年可能實現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統一而引起議論﹔章家敦則認為《中國即將崩潰》﹐南轅北轍會擦出火花。會議很隆重﹐除了主辦單位的聯合報董事長王必成﹑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外﹐副總統呂秀蓮﹐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立法院副院長江炳坤都在台上。但是因為兩人你半天﹑我半天各講各的﹐沒有“火花”﹐所以沒有聽下去。章家敦的書我寫過書評﹐他們夫婦也來過我們家,這次能在台灣相見很高興。我當場買了一本《中華聯邦》﹐回去看時翻到一句“香港在民主主義旗幟下選出了特首”就倒胃口。這些受中共款待的學者﹑作家因為吃好﹑玩好或其他個人利益就輕率下筆﹐誤導讀者。

    在會場外﹐聯經擺了一個書攤賣大前研一和章家敦的書。一位男士問﹕哪一本書最
反共﹖難得有人會這樣問,所以後來我們就拿出背包裡新出版的《告別江澤民》﹐同他說﹐這本書最反共。原來他是國策顧問方仁惠。我們因此多認識了一位新朋友。
    
    晚上黃茂雄餞別章家敦的飯局﹐見到雅言出版社負責人﹐他們在《中國即將崩潰》
後出版英國《經濟學人》總編輯比爾.艾摩特的《20/21》﹐宏觀世界大勢﹐值得一讀。
翻譯者是原來新聞界的朋友林添貴﹐他具體籌辦這次的對講活動。
    
    我的舊作《中共風雨八十年》和新作《告別江澤民》都由聯經總經銷﹐所以也去拜
會聯經出版社發行人劉國瑞﹐並獲贈新出版的《溫家寶》一書﹐由撰寫《胡錦濤》而惹上出版風波的馬玲﹑李銘所著。問起老友京夫子的著作,他說一直是暢銷書。台灣的出版界也不太景氣﹐但是每個月還是有幾千種新書上架﹐循環很快﹐宣傳工作很重要﹐否則陷在書海裡再去挖掘就難了。
    
    八﹐學術活動

    以往訪問台灣﹐主要同政界﹑新聞界及文化界人士接觸。這次認識了比較多的學術
界人士﹐但是可惜仍然沒有機會深入交談。這次訪問團安排的學術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在台北東吳大學有一整天的《東亞自由化﹑民主化與區域和平》的國際討論會﹔二是在新竹中華大學管理學系座談中國大陸的情況﹔三是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就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主講國家安全和伊拉克戰爭問題進行座談﹔四是在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的座談﹐內容也是中國大陸的情況。這些活動當中﹐雖然有不少共同看法﹐但是也有一些差距﹐特別是對中國的認識方面。如果以前面的大前研一和章家敦做比較﹐台灣的學術界恐怕比較傾向大前研一﹐而我們傾向章家敦。後期SARS事件的發展也證明中共拒絕改革使中國的前景蒙上許多不明朗的因素。

    後來我個人在台灣大學的新聞研究所講中國的經濟和媒體﹐包括香港的媒體﹐他們
對我如何了解和研究中國的情況也比較有興趣。

    當然﹐也有不少學者同我們有相同的認識﹐例如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現在就致力於研究中國的經濟﹐試圖找出在中共表面數字後面的真實情況。吳惠林教授也對台商在中國大陸的情況有興趣。這次很高興的見到了世新大學的李筱峰教授﹐我的朋友都讚揚他?人真誠,果然如此。他送我一本他的作品《60分鐘快讀台灣史》﹐圖片之多﹐令我想到“蘋果化”。

    我們夫婦還第一次去到位於南港的中央研究院﹐拜會了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陳永發。
他是研究中共黨史的專家。之所以拜訪他﹐是因為前年我出版《中共風雨八十年》時﹐
他在《聯合報》寫了一個書評﹐文中很誠懇而且從“正面”寫出我的弱點。因此我要當面謝他。

    同以前威權時代的“國共鬥爭”不同﹐現在台灣可以以客觀的態度來研究中共黨史
。然而研究中共黨史﹐我們曾經在共產黨統治下﹐都有一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覺﹐覺得外界的研究有時“冷靜”或“客觀”得可怕。但是看了陳永發教授的《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我解除了這方面的顧慮﹐那是真正了解中共的著作。陳教授平實質樸,完全沒有架子﹐他為我們介紹中研院的情況。雖然他剛從美國回來﹐很多事情要做﹐還堅持我們參觀胡適的故居。很慚愧﹐從我懂事開始﹐就接受中共反胡適的宣傳﹐後來雖有轉變﹐但是始終沒有機會好好研究胡適。

    九﹐和各界朋友相聚

    我在台北大紀元時報寫專欄﹐所以在台北拜訪了原來已經認識的該報負責人曹慧玲
女士﹐還在報社享用她們的便飯。在她同先生張清溪教授的介紹下﹐還認識了一些經濟學界﹑新聞學界和法律界的法輪功朋友。他們都有相當高的學術地位﹐也常看到他們在電視台主持一些節目。他們為人真誠樸實﹐我們很高興結識這些新朋友。他們在台灣得到朝野的同情和支持是可以理解的。

    代表團一到台灣﹐世盟執行長劉志同就同我們聯絡見面。雖然事先沒有安排﹐但是
因為他同台大的葛永光教授都是老朋友﹐所以特別抽時間請我們吃飯。世盟會長﹑前立法院副院長饒穎奇因為身體不適不能來﹐但是卻見到了好幾個老朋友﹑老“長官”。他們是前僑委會委員長﹑海基會副董事長焦仁和﹐前陸委會副主委﹑香港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國民黨陸工會主任張榮恭﹐新認識的有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李慶平﹐還有中國時報和蘋果日報的記者。大家相談甚歡。國民黨成為在野黨以後﹐如何安排原來的一些官員﹐是滿頭痛的問題﹐除了各謀出路﹐就是進入他們的智庫。由於世盟一直支持楊建利擔任會長的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加上這次見面的朋友同中國當局都有溝通的管道﹐所以我也拜託他們關心營救楊建利的事。    

    這次在台北見到了群策會的一些朋友﹐例如副秘書長蔡明華﹐政策研究處處長周美
里等。特別是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黃昆輝﹐以前到台灣訪問時﹐黃昆輝是陸委會主委﹐後來是總統府秘書長。他們對香港相當關心﹐因為這涉及到“一國兩制”能否行得通的問題。也認識了陸委會港澳處處長張永山﹐他對香港情況是更加關心了。在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組織的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營認識的王興中現在在台灣智庫任職﹐他一直關心楊建利的處境﹐在台灣參與過一些營救活動﹐

    同國防部副部長﹑原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聯絡﹐在百忙中還請我們夫婦吃飯。他是
溫文儒雅的學者,對中國有深入的研究。我們談到楊建利。我說中共放出空氣說楊有嚴重問題。他說﹐還不是同台灣的關係﹖他說﹐中共把本末倒置了。是中共行獨裁制度﹐使中國民運人士同台灣合作對抗強權﹐哪裡是甚麼台灣找他們做特務﹑間諜﹖

    我們的代表團這次有一個很特別的行程就是正好趕上凱達格蘭學校的開學典禮﹐見到了總統陳水扁﹐前總統李登輝﹐行政院長游錫?﹐該校校長陳師孟﹑執行長游盈隆等。還有最近“超人氣”﹑代替劉泰英擔任中華開發董事長的陳敏薰。陳師孟是陳布雷的孫子﹐正是“師孟”的學者﹐所以也不宜做官﹐回到教育崗位。當然﹐凱達格蘭是特殊的學校﹐將來發展前途如何﹐也是很有興趣的一個問題。

    十﹐明年的總統選舉和目前的經濟生活

    除了戰爭﹑SARS﹑兩岸關係外﹐我們接觸各界人士中談論比較多的是明年的總統
大選。一般都認為會是一場惡鬥。雖然目前民調藍軍的連宋配高過綠軍﹐但是因為這一年中還有許多可能變化的因素﹐例如民進黨在這一年的表現﹐民進黨公佈候選人時的新聞效應﹐以及民進黨選民在接受調查時是否講真心話等等﹐所以太早做結論恐怕都不宜。而這場選舉對台灣未來的發展也將有深遠的影響。藍軍的連宋配已成定局﹐吸引年輕選民方面則需加倍努力了。民進黨很會做年輕人的工作﹐連李登輝也承認他們是競選機器﹐藍軍當然不能忽視。至於陳水扁的競選搭檔﹐大致說法有三個﹐一是現任副總統呂秀蓮﹐一是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一是台北縣長蘇貞昌。蘇是地方官﹐對他不了解﹐但朋友對他的能力評價不錯﹐不過擔任副總統的可能性似乎不高。也有提到葉菊蘭的,不過認?也許還得再等等。最後決定選舉成敗的﹐也許是這一年的經濟狀況﹐因為老百姓最務實。

    台北的計程車司機﹐已經沒有以前那樣政治化了﹐他們說﹐不論誰上台﹐他們一樣
要開計程車。街上空計程車較多﹐除了經濟不太好以外﹐也因為捷運(地鐵)搶走了他們的生意。再加上有幾十萬人到大陸﹐台北的確比以前顯得“寬敞”了。代表團周末從
高雄搭飛機回台北﹐居然滿座﹐真是沒有想到。但是餐館沒有那樣好的生意了﹐然而基本生意還是有﹐夜市還是那樣熱鬧。總的感覺比媒體所“妖魔化”的情況要好。同紐約比較﹐台北的生活程度還是比較低的﹐吃甚麼都覺得比較便宜﹐因此不放過名聞中外的台灣小吃。臨離開台北時還約了朋友到復興南路開通宵的夜店吃清粥小菜﹐他們說要凌晨兩﹑三點鐘才熱鬧﹐我們當然沒有那樣晚。據說到海南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而我則到台灣才知道自己的胃太小。食色﹐性也﹐信然。
    
    離開台灣後兩個星期﹐從中國傳來的SARS病毒突破台北和平醫院的薄弱環節﹐在台灣升溫﹐台灣又面臨一次重大的考驗。希望老天保祐台灣﹐中華民國這個民主國家﹐一定能戰勝中共專制制度帶來的這個人禍。2003-6-16
《爭鳴》雜誌  2003年7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gFengComment 的頭像
    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LingFengComm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